
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講述自己創業路上黑暗日子的文章我創業 1000 天以來最黑暗的一夜,獲得了大量的創業者共鳴,可是和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比起來,我所經歷的,卻又算不上黑暗了。
故事的開頭比較狗血
L 算是眾多身上帶著光環的創業者之一。1年 多以前,他帶著自己的一個點子和幾十萬個人積蓄,從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辭職,開始踏上創業的不歸路。
事情進展得似乎很順利,很快找到了合伙人,租了個小民居,沒日沒夜寫代碼、測試。幾個月后,錢快花光了,但是產品也終于上線了。
帶著剛剛誕生的產品,L 來到北京,開始在朋友介紹下頻繁接觸投資人。在他所在的這個領域,他本人本就有一點小小的知名度,加上產品思路不錯,L 的口才也很棒,所以很快就有了結果。
最開始是數字公司的一位高管,在接觸 L 之后的很短時間內就拍板決定要投資。那天晚上,興奮的 L 和小伙伴一起,在北京的一家燒烤店擼著串喝著啤酒,開始暢想著美好的未來。描述到那個情景的時候,坐在我對面的 L 眼睛里有些東西在閃閃發光。我也能深深理解,2012年 我和我的合伙人在望京見完某大佬拿到 term 之后,也是興奮得喝酒到深夜。那種感覺世界就要在自己面前開啟的興奮,今生難忘。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最后 L 并沒有接受數字公司的投資,而是選擇了另外一家業內很有知名度的機構。當然,offer 更好。這是一個美妙的開端,歷史的車輪似乎就在這一刻開始緩緩轉動。
回到深圳,L 和小伙伴們開始繼續打拼。半年左右,他遇到了第一個坎。由于各種原因,其中的一個創始合伙人決定退出。于是在經過多次商榷之后,L 和投資人決定接受并以一筆現金的方式補償這個合伙人。
那天 L 有點低落,他和公司的財務妹子辦完轉賬之后就徑自回家了,卻忘了把銀行賬戶的 U 盾帶走。
這個故事的第一個不可思議卻又千真萬確的高潮出現在這天下午。公司的財務小姑娘接到詐騙電話,被騙到公司附近的一家酒店,然后被半騙半逼迫的方式,把公司銀行賬戶上的所有現金全部轉出。
一分不剩。
L 知道這件事已經是幾十個小時以后了。最初他看到銀行賬戶上的余額不對時還笑話銀行系統出了 bug,順便嘲諷了一下銀行的 IT 同行。結果最后發現自己才是那個笑話。小姑娘出于各種原因被嚇得不敢說實話,直到報警之后才說出真相。這時時間已經過去幾十個小時,這筆『巨款』已經被洗得無影無蹤,再無追回的可能。
我聽到這里時已經目瞪口呆了,這是我創業幾年來首次聽到這樣的事件。我知道利益面前有設局下套的、有聯手詐騙的、有玩兒仙人跳的、也有伙同暴力部門搞各種高壓的,但是這樣的事情,聞所未聞。你可以想象 L 當時的心情。
具體細節我就不評論了,警察和 L 都是專業的,你們能問出來的『這怎么可能』,我都當面質疑過了。所以事情沒什么好說的,現在的問題是接下來怎么辦。
再過幾天就要發薪水,而公司賬戶上一分錢都沒有了。這是創業者 L 當時的處境。
L 給投資人打了個電話,把事情講了一遍。然后提了個請求:『能不能借給公司一筆過橋,先把工資發了。』
電話那邊的投資人沉默了好久,說:『事情我們還要調查,但是錢,不能借給你。你自己想辦法。』
在商言商,合情合理。只有自己想辦法。
L 先把合伙人召集起來,跟大家講了一下情況,約定至少幾個合伙人暫停發工資。可是還差幾十萬。
于是開始以個人名義借錢。和所有借錢一樣,這種刷臉的事情最終結果一定是少了很多朋友。但是 L 運氣很好,在幾乎要失去所有朋友的情況下,圈子里的一位老大哥,恰好剛剛把手上的公司出售,于是冒著風險把錢借給了 L。L 在發薪日到來的前一天,把工資湊齊了。
但是這只解決了這個月的問題,距離下一個死期,L 還有 30 天時間。
L怎么起死回生
如你所愿,我們繼續。
L 的企業在我看來已經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而 L 本人也已經被自己逼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全部資金一夜之間清零,個人花掉了全部積蓄,還以個人信譽找朋友借了幾十萬現金。情況簡直是糟透了。
但是還得往前走。這世上,除死無大事,回歸理智,跳樓前想清楚到底還有沒有路可走。
坐下來分析一下,2 條出路。第一,在 1 個月以內實現業務盈利,把員工工資掙出來。與此同時壓縮開支、精簡人員。第二,不管是借、貸款、融資,在 30 天內,搞定一筆可以讓公司繼續撐下去的錢。
第一條路不太現實,產品剛剛開始按照原來的思路拓展市場,按照計劃,至少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產生利潤。壓縮開支精簡人員只會導致這個進度愈發遙遙無期。
于是就去找錢。這本來也就是創業公司 CEO 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L 又去了北京:那個傳說中人傻錢多的地方。天使輪的投資人肯定不會再投了,至于其他投資人,L 在每次會面時都要花上半小時以上時間去解釋為什么錢沒了以及迎接對方的 WTF 的眼神然后在對方表示『interesting』之后揮手作別最后杳無音訊后會無期。
是啊,有誰會給一個連錢都能弄丟的糊涂蛋創業者再投錢呢?
一次又一次,到后來 L 已經麻木了。每次見面他總會先說,在談我們的項目之前我必須向你先介紹一下我們財務報表上最近一項大額『待處理財產損益』科目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介意我們再繼續往下談。
一周一周過去,距離發薪日越來越近,L 告訴我他有一天走在北京車水馬龍的街頭,想到馬上到來的發薪日,想到現在還被蒙在鼓里在公司努力工作的同事,想到自己欠下的一屁股外債和給女朋友的承諾,腦子里一片空白。
你們體會 1 分鐘。
算了你們根本體會不到,我們嘗試理解吧。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差不多最后一周。一個投資人在決定不投之后幫 L 介紹了另外一家機構 Y。在這行里,我雖然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投你,但是我也盡力幫你介紹介紹其他投資人,這算是非常厚道和結善緣的做法。
L 失望之余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和 2 個合伙人來到了上海,見 Y 的老大 C 總。
C 總給了 L 一頓午飯的時間。這頓飯,L 基本沒吃一點東西,用盡所有的努力,向
C 總兜售自己的創業夢想。而 C 總則邊聽邊吃飯一邊還不時打開手機,似乎還有什么別的事情在忙。
吃完飯,C 總擦擦嘴,說那今天就這樣,我們再聯系。然后起身離開。
通常情況下,這是類似『interesting』一樣的反饋。所以 L 基本絕望了,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沒有了。不過十幾分鐘之后,C 總的投資經理打來電話:C 總決定投資你們了,我們來簽 term 吧。
L 說知道這個消息時其實沒有特別高興的那種心情,因為已經精疲力盡了。他們 3 個大男人找了一家旅社,躺下去昏天黑地睡了十幾個小時。『那是我們一個月來睡得最沉的一次。』L 后來這樣描述。
Y 很靠譜的在死期之前打來了一筆過橋貸款,然后是漫長的 DD(盡職調查)。L 的公司終于在死亡邊緣被拉回來。
這里要科普一下,這種過橋貸款的債務人,一般是創業者個人。換句話說,如果 DD 通過,融資順利到位,那么公司從融資款中還上這筆貸款。如果 DD 中發現問題,融資被取消,那么這筆債務,需要創業者個人歸還。之所以科普,是因為融資還是出了問題。
這算是 L 遇到的第二個坎。
一步地獄
拿到 Y 機構 term,同時 Y 給出的過橋貸款暫時緩解了所有經濟上的焦慮感。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L 回到公司,開始準備按照計劃大展宏圖了。
但是在此之前需要解決公司的一個遺留問題。公司早期的一個元老,我們稱之為 X,由于各種原因吧,細節我們就不追究了,需要被離開。
具體的原因說到底其實就是不適合,就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雞毛蒜皮一樣,每個創業公司遇到的這類糾紛,或者說不和諧,都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這里面無關道德或者人品,因為說不清楚,而創業除了夢想之外,還是一個生意。總之最終的結局是 X 離開公司,然后 L 帶著小伙伴們繼續開始一路狂奔。
變故發生在 Y 機構 DD 截止前的最后幾天。這天 L 一上班,就發現這個行業和圈子里所有的論壇,都貼著這么一篇帖子:王八蛋老板 L 吃喝嫖賭坑蒙拐騙欺騙合伙人欺騙投資人用夢想忽悠我們幾個月都沒發工資我都幫你挺過來了現在你把我趕出公司你還我血汗錢你這個人渣……
是 X 發的,時間點卡得剛剛好,就在 Y 的 DD 臨近結束的時候。選擇的攻擊點也非常精妙,因為資金被盜,L 確實是有幾個月沒有給管理團隊發薪水——雖然這獲得了大家的口頭認可。但是 L 卻沒有辦法去澄清這件事,他總不能去向全世界說我太傻逼了把錢搞丟了所以沒法發工資吧?最后由于選擇的論壇幾乎涵蓋了 L 所在領域的幾乎全部受眾,而互聯網江湖上,扒糞是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勇于參與的項目之一。所以這個帖子在一夜之間成了行業的頭條。
汪峰可以借鑒一下。
這個大字報的內容真實性我們就不用探討了,很難說 L 在 X 描述的這些內容中一定是清白無辜的,但是 L 也肯定不像 X 描述的那樣罪無可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辦。
L 第一次遇到這種需要需要做 PR 的事件。并不清楚應該如何得體地應對。正面撕逼?會不會讓事情發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置之不理?會不會被人抹黑到無法控制?最要命的是,競爭對手很有可能也在這個時間點參與進來,那么最后勢必會影響到 Y 的盡職調查結果。
如果蛋糕掉到地上,一定是有奶油的那一面先著地。壞事總是接踵而至。
Y 機構的投資經理打來電話,對這起『事件』表達了憂慮。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信號。
L 思考了一下,決定去面對這件事。他先召集了所有的同事,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公開了幾個月來發生的事情,取得了內部的支持和理解。
然后用盡可能真誠的方式,用能夠公開的內容,對 X 的帖子,做了一個官方回應。L 覺得,自己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看天意了。
但是互聯網上的撕逼和扒糞并不會因為你的回應足夠真誠而偃旗息鼓。人們總是樂于看到有人被打倒。但是 L 已經不想再去回應什么了。
在約定的 DD 結束前的一天里面,L 陸續給 Y 機構打去好幾個電話。對方的回應都是還在研究。在下午的最后一刻,L 終于爆發了,給 Y 的投資經理打了最后一個電話。
『現在是這樣,我不想再等下去了。如果你們決定不投資了,請馬上告訴我。因為我需要時間,不管是重新想辦法,還是清算破產,這個時間對我都很重要。如果你們還決定繼續投資,也請馬上告訴我。我現在就需要答案,現在!不要讓我再等下去了,這個電話是我最后一次就這個事情聯系你們。我現在需要最后的一個答復,別他媽給我說還在研究了,我要一個答案,是死是活,現在。』
L 的語氣非常激動,把 Y 的投資經理也嚇到了。對方安撫了一下 L,然后承諾 15 分鐘之后打過來。
15 分鐘之后,對方打來電話,同意投資,但是投資額縮水,在投前估值不變的情況下,投資額僅為之前的幾分之一。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一方面是多少還對 L 和他的項目有點期待;另外一方面,也是 Y 對自己的過橋貸款的一種保護。
L 別無選擇,生和死之間,只有接受。
這是幾個月前,我聽到這個故事的內容。距離我和 L 在咖啡館聊這個故事已經有幾個月了,故事肯定還有后續和其他的所謂結局,但是到這里,算是一個合適的『告一段落』。因為創業這條路,沒有你想象的那樣有所謂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只是不斷的頻臨死亡然后努力求存,有的只是不斷跌倒然后習以為常,有的只是一次次在傷口痊愈前再狠狠挨上一刀。
L 不是英雄,我們也一樣。他做錯了很多事,也正在做錯很多事,我們也一樣。
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L 和我們,都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