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會長。12月11日,他現身古都西安,并在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峰會上做主題報告。盡管互聯網行業一直以來與文化產業有不少交集,但這個報告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技術男”李彥宏投入到文化產業的觀察、研究,甚至是情感和情懷。
【李彥宏眼中的《瑯琊榜》現象】
李彥宏這次演講其實干貨很多,觸動人心的地點也很多。他在演講中提到,“前幾天我見到胡歌,他說他準備稍微休息一段時間,我說為什么,《瑯琊榜》熱播,現在正是你最紅的時候啊。他說我已經不需要為掙錢活著了,我希望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如果說胡歌的想法有些不走尋常路,李彥宏的反應更出人意料——“這些演員、這些藝術家,他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去追求他心目中所謂的更高的東西,我們的文化才有進一步繁榮的基礎。”
就在今天,胡歌發微博回應說“有幸與廠長促膝長談 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追夢必定要舍棄部分現實 暫停 是為了創作更優質內容”。
從李彥宏對胡歌一事的態度可以看出,李彥宏是一個顧大局的企業家,是一個講情懷的企業家,因為他不認為胡歌的決定是一種可惜,反而支持胡歌的決定。這其實是和很多企業家的見識是不一樣的。對那些逐利眼前的企業家而言,他們可能更認為胡歌應該趁著《瑯琊榜》的大熱趁熱打鐵快速將事業推向一個巔峰。而李彥宏沒有,他反而認為胡歌去追求他心目中所謂的更高的東西,會讓我們的文化有進一步繁榮的基礎。如果沒有足夠的情懷,是很難得出這樣的看法的。
對于《瑯琊榜》,李彥宏認為,“《瑯邪榜》,這是目前非常火的一部劇,這個劇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制作很精良,所以不光中國人喜歡、在中國很受歡迎,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國外也有人在追劇,新片剛一出來字幕組馬上翻譯,把它翻譯成各種各樣的語言。這些現象在過去是比較少見的,但是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常見。”
作為一個企業家,我覺得李彥宏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追劇,但是他卻把《瑯琊榜》現象理解的如此之準,這是很難得的。這不僅說明李彥宏對文化產業保持敏感,而且也說明這是一個接地氣的“情懷企業家”,他將自己真正融入到了大眾文化之中,融入到了日常細節之中,也只有這樣的企業家,方才能對文化產業以及對自己所處的行業產生真正的真知灼見。
這看起來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卻反映了一個人價值觀的轉變。如果李彥宏一直在華爾街,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納斯達克中國名片”。就像如果李彥宏沒有短暫成為過迪士尼的員工,可能就不會有百度后來發展的“他山之石,借以攻玉”。所以,一切因由,見微知著。除了征戰互聯網時醉心技術的霸道總裁形象,李彥宏給人的感覺更是一種進退自如的通透。而當這種通透鎖定到一個更宏大的目標時,結果則早在開始之前便已寫成了。
【企業家要對文化產業保持敏感】
西安,又稱長安,與開羅、羅馬、雅典并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作為華夏文化的發源地,西安實際上也是我國現代文化產業的發祥地之一。本次文化產業峰會選擇在西安舉辦,其實際上是有這層特殊意義所在的。而李彥宏在演講開篇,也肯定了西安之于文化產業的重要區位優勢。如李彥宏所言,“西安是一個具有非常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同時和現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而把李彥宏在此次峰會上的整個演講實錄看下來,我深刻體會到的另一點則是,作為企業家,一定要保持對文化產業的敏感。
因為文化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企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而文化產業已經與包括互聯網產業在內的諸多產業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李彥宏說,“文化產業既包括了文化也包括了產業”。“文化產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它不僅對一個國家很重要,對于商業也很重要,做文化可以做的很大。”
我認為,這些觀點都很樸實,也很到位,因為文化產業的的確確是一個靈魂性的產業,是一個精神層面和商業層面充分融合的產業,尤其對于互聯網行業而言,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家更應該像李彥宏一樣時刻保持對文化、對文化產業的敏感。
【“Everyone picks up the trash”】
李彥宏在演講中坦言,他在創立百度之前,曾經短暫的成為過迪士尼的員工,因為迪士尼把李彥宏當時所在的公司收購了。
從演講中可以看出,李彥宏對迪士尼文化和迪士尼的管理文化是保持敬畏和充滿深刻理解的,以至于李彥宏把迪士尼的管理理念“Everyone picks up the trash”也搬進了百度,用于百度的管理。“Everyone picks up the trash”翻譯過來就是每一個人都要撿起地上的垃圾。這一管理理念,實際上不僅是對迪士尼,不僅是對百度,而是對所有的企業、所有的企業家、所有的企業員工都應該踐行的一條事業準則。我認為,百度之所以能在近些年有如此迅猛的發展,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和無人車等前沿科技上有很大的突破,和李彥宏所推崇的這個管理理念是分不開的。
正如李彥宏在演講中所言,“我后來在做百度的時候,也跟員工講,我們每個人都要撿起地上的垃圾,不一定是物理意義上的垃圾,也比如是百度產品任何一點點小的瑕疵,每個人都要非常在乎,都要去想辦法改掉,去越做越好。事實上,同樣的產品,不可能永遠是你能做出來,別人做不出來,但是你有這個精神,你就會比永遠別人好一點點,你好一點點就會有更多的人來使用你的產品、喜歡你的服務、認可你的文化”。
王冠雄,轉型教練。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每日一深度,發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英國《金融時報》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