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打車神器”聞名的滴滴,如今已經把觸角伸向各個領域,從宣布進軍外賣市場、與北汽開展合作,到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及上線“青桔單車”等等。跨界打劫的滴滴這兩天又有大動作了!
近日,滴滴悄悄上線了一款名為“滴水貸”的在線信貸產品,根據滴滴APP產品界面顯示,其需要用戶預約才能獲取貸款名額,可隨借隨還,最高授信額度可達30萬元。
此外,“滴水貸”采取邀請制,對平臺申請車主的滴滴單子數量有要求,還要查詢申請者的征信。此后“滴水貸”逐步出現在乘客的滴滴平臺。但時至今日仍沒有完全對外開放,滴滴平臺也對此未做回應。
我們通過天眼查的信息得知,“滴水貸”的商標信息隸屬于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滴滴出行的創始人兼CEO程維。外界認為,滴水貸更多地充當的是“導流”和“數據支持”的功能,而真正的資金來源,則由正規的持牌機構提供。據了解,滴滴目前已拿到支付、網絡小貸、融資租賃這三個金融牌照。
品牌域名被金融終端8800元秒下
作為出行界的巨頭,滴滴對品牌域名的保護自然不在話下,其保護了大量與“滴滴”相關的品牌域名,諸如“滴滴出行”didichuxing.com/.com.cn/.cn、“滴滴APP”didiapp.cn/.com.cn、diditaxi.com.cn、“滴滴云”didiyun.com/.co/.org、didicloud.com.cn/.co等等。
然而,當小編查詢“滴水貸”域名時卻發現,三拼域名dishuidai.com在去年4月就被一家金融借貸平臺以8800元的價格秒下了。目前已經被該平臺啟用建站,網站名稱就叫“滴水貸”。
這就尷尬了,兩個品牌都叫“滴水貸”,而且都是從事金融消費領域,從某種意義來說滴滴算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另外,域名dishuidai.com還被對方啟用建站了,從流量上來看,很容易導致滴滴的流量被劫持,不知情的用戶也容易產生錯覺,誤將使用dishuidai.com的滴水貸平臺當成滴滴上線的金融借貸平臺。
所以說,域名保護要趁早,一旦錯過時間錢再多都買不到了。尤其是滴滴這樣的巨頭,在為新品牌命名時候也要考慮域名、商標等是否被他人占用了,不然到時候想收購都來不及,即便是更改品牌名稱,這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
因此,企業有必要未雨綢繆,除了自身的企業官網外,還要將相關的品牌域名一起進行注冊。比如我國知名的頂級域名注冊商中萬網絡,就通過了CNNIC和ICANN的雙重認證,可以同時為企業提供多個頂級域名后綴的注冊服務,幫助其提升域名保護的速度,推動企業品牌價值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