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物互聯的5G應用日趨成熟,網絡的需求和功能正變得越來越復雜。除了面臨地址枯竭的問題,IPv4網絡的缺點和局限也越來越明顯。
IPv6是為了解決IPv4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而提出的,同時它還在許多方面提出了改進,例如路由方面、自動配置方面。經過一個較長的IPv4和IPv6共存的時期,IPv6最終會完全取代IPv4在互連網上占據統治地位。
IPv6技術出現的首要目的是解決地址短缺問題。IPv6地址長度為128 bit,能提供的最大地址數量為2的128次方,比IPv4地址多出2的96次方倍。這個數量已經大到無法想象,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IPv6幾乎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地址。
與IPv4地址相比,128位的IPv6地址更長。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通常將IPv6地址寫成8組,每組為4個十六進制數的格式,中間用冒號隔開,這就是冒分十六進制表示法。
除了這些IPv6還增強了安全性、自動地址配置、組播及流量控制等功能,以及對SDN/NFV應用提供了更多支持。
其實ipv6是個趨勢,無論你是否接受,都會往ipv6的方向發展。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在三大運營商、CDN企業、數據中心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已經全部支持IPv6。應用基礎設施方面,數據中心、云產品、內容分發也初步具備全國全網IPv6的支持服務能力,用戶數量和用戶使用量取得不菲的成效。可以說,我國IPv6網絡高速公路已經建成。
盡管面臨著許多困難,但IPv6技術強大完善的功能以及5G時代對網絡性能的極大需求,都在推動著IPv4網絡穩步地向IPv6網絡演進。
隨著5G網絡的逐步建設,我們國家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都迎來了快速的發展,那么既能夠提供海量地址資源又能解決IPv4網絡缺陷的高速、可靠、安全的IPv6網絡無疑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