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搶注的全稱應是“搶先注冊域名”而不是“搶奪注冊域名”,是指對于有價值的域名,先人一步注冊獲得域名所有權的行為。之所以出現搶先注冊的現象,在于域名是稀缺性的不可再生資源,好域名就像好地段的房子一樣,先下手為強,先注先得。搶先注冊是一種良性的行為,是域名注冊的一種合法手段,從國際上各個發達的域名體系情況來看,“先注先得”是國際通行慣例。
從國際通行慣例以及目前國內的管理規則上看來,域名搶注并非違規行為。被列為違規的是“惡意搶注”行為。所謂惡意搶注,國內外的管理辦法都有相關規定,主要是指損害他人權益的注冊行為。明顯的惡意搶注如:注冊某知名企業域名并向該企業高價銷售,這便是典型的惡意搶注情況。
正確看待域名注冊流程
對于有可能出現域名權益糾紛的極小幾率事件,是否可以采取先審查后注冊的方法進行規避?國際慣例中域名注冊都采取“先申請不審核”的原則,因為域名注冊機構只是技術管理機構,由域名注冊機構負責知識產權審查責任明顯不現實;一旦增加域名審查環節,域名注冊流程也像商標注冊一樣,要經過幾年的時間經歷初審、公告、異議、核準等多重程序,如此效率明顯與互聯網發展的速度也不相匹配。因此,在域名管理上,現行的“先申請后置審核”的管理原則,于我國域名體系發展、于企業提高域名意識以及促進互聯網發展各方面均是有利的。
搶注域名需要提高企業意識
若干法律專家特別提醒,公共權益雖然可由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代為管理保護,而由于民事權益糾紛在全球范圍內的域名注冊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情況,防范的關鍵在于企業自身加以重視,提高“域名意識”,提高權利保護觀念。
綜上所訴,所謂的搶注英文域名并不是真正得“搶”,不是惡意的,更不是無視法律的,而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發現商機后,眼疾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