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預計,隨著公司進入新市場,并向電子商務以外業務領域擴張,截至明年3月的本財年營收將至少增長48%。阿里的營收增長部分源于公司快速實施交易:過去一年,阿里在收購交易和股票回購上的支出約為187億美元,其中包括取得東南亞電商公司Lazada Group的控股權。
要想實現這一指導性業績預期,阿里需要進軍尚未開拓的農村市場,探索海外業務,并投資在線媒體、云計算等領域創造新的收入來源。阿里正在應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產生的影響,通過收購優酷進軍在線視頻業務,并控股Lazada在東南亞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考慮到他們的業務基礎,這樣的增速可以說相當快,”馬來西亞拉昔胡先銀行(RHB Research Institute Sdn.)駐香港分析師李玉杰(Li Yujie,音譯)表示。
阿里股價在周二盤前交易中變化不大。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開始對阿里的會計操作展開調查后,阿里決定發布財務業績指導性預期。阿里目前正在配合SEC的調查,該調查涉及阿里物流關聯公司的會計操作細節,“雙11”的運營數據以及“適用于相關方一般交易的政策和實踐”。武衛周二表示,阿里遵循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已經把菜鳥網絡的業績從公司業績中剔除。
“我們的核心業務和關聯公司幾乎占據了中國電子商務的所有組成部分。不僅是電商市場,我們還在發展云計算業務、支付業務、本地服務、數字娛樂以及搜索,”武衛對投資者表示。
云業務是阿里增長最快的業務,第四財季營收增長兩倍至人民幣10億元以上。和亞馬遜一樣,阿里云計算業務的崛起源于公司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來處理數百萬在線購物交易。但是和亞馬遜不同的是,阿里在龐大的中國市場獲得了本土優勢。在中國,基于互聯網的計算對于許多企業來說還是新鮮事物。
隨著阿里不斷深入云計算領域,該公司在硅谷的第二個數據中心已經在去年10月啟用,并準備在歐洲開設首個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