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年之后,大家發現,小米公司可能錯過了最好的IPO窗口,手中持有的公司股份不一定那么值錢了。
科技公司除非能保持高速增長和利潤率,否則最好選擇在估值最高的時候上市,或者在股市情況最好的時候上市也比較好。在這個方面,聚美優品、陌陌和不得不在2014年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可以說都趕上了最后一趟車,2015年開始,中美股市和智能手機市場的變化讓投資者和小米公司都措手不及,小米現在選擇IPO還需要半年以上的準備時間,而時間越晚對小米公司越不利
小米公司沒有搶在2015年之前IPO的后遺癥
1.中國股市不用講,標準意義的熊市,中概股私有化吃到螃蟹的分眾傳媒的市值也已經降低50%,更晚回來的公司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高估值。美聯儲加息后,美國股市也失去牛市狂漲的根基,更別說中概股私有化破壞了中國公司在美國投資人面前的形象,小米想拿到高于450億美元的估值需要付出很多的溝通和做大量的說服工作。
2.智能手機市場的態勢改變,不在是高增長的市場,身處其中的小米也喪失了高成長性,也影響投資人給其的估值。
3.小米在中國大陸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智能手機的銷量無法達到銷售目標,在其他產品線無法帶來回報之前,毛利率和盈利也應該是在降低到,這樣的財報也影響投資人的判斷。
4.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化,市場給予獨角獸公司的估值趨于謹慎,已經有美國的獨角獸公司降低估值,裁員甚至破產,風投資金和機構投資者在這個時候會更強勢,小米要上市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5.用戶的忠誠度是否那么可靠?小米手機在代工中存在良品率問題,有用戶表達了不滿,故而用戶更換手機的時候很可能轉投其他家,追求中高端手機或者換另外同價位的品牌手機。
6.還有更麻煩的一種情況,在經濟下行期,普通用戶會選擇壓縮開支,不會更換手機,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很可能會下降。2016年就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又一個最困難的事情,多個行業去產能的后果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
根據此前公布的融資情況,小米的融資時間和估值
2010年底,A輪融資4100萬美元,估值2.5億美元。投資方:Morningside、啟明和IDG。
2011年底,B輪融資9000萬美元,估值10億美元。投資方:啟明、IDG、順為基金、淡馬錫、高通、Morningside。
2012年6月,C輪融資2.16億美元,估值40億美元。投資方未知
2013年8月,D輪融資,具體金額未知,估值100億美元。投資方未知。
2014年12月,E輪融資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的數據為融資14億美元,估值460億美元。
小米公司在2015年沒有進行融資,一種可能是此前融資加公司利潤足以支持公司運轉,另外一種可能是各方談不攏,無法以更高估值融資。如果是前一種情形,小米的盈利狀況至少還好,在IPO路演中還可以向投資人推介,如果是后一種情形,小米IPO就很麻煩,華爾街的投資人如此之精明,當一個高科技公司的成長性和毛利率無法帶來足夠誘惑,他們才不會給予高估值的。而如果小米無法以高于500億美元以上的市值上市,E輪的投資人就成了接盤俠了。
小米公司在2013年售出1870萬部手機,在2014年售出6110萬部手機,公司在2014年給出的2015年預期是8000萬部至1億部,實際銷售的數量是7080萬部。雖然還在增長,但是增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小米公司創立于2010年,剛好契合智能手機爆發的時間,而其銷量季度環比首次下跌是2014年四季度,剛好是智能手機市場飽和趨勢出現的時候,那個時候雷軍和小米公司還沒有意識到市場大趨勢的改變,還沉浸于坐火車吃火鍋的高歌凱進狀態,并設定了8000萬到1億臺手機銷量的宏偉目標,即使面對中國大陸競爭激烈,也雄心勃勃的向海外擴張。
但進入2015年后,對于智能手機行業的公司來說日子都不如之前好過了,蘋果公司都無法維持銷量的增加,聯想巨虧,索尼巨虧,三星在大陸被擠出銷量前五名。擺在雷軍和小米公司高層面前的事實是銷量目標沒有達成,海外市場苦于專利官司也開拓不利,雖然小米公司在不斷布局和拓展產品線,但中低端市場越來越不好賺錢是不爭的事實。如果小米再不上市,當手機銷量或利潤掉頭向下,小米公司目前460億美元的估值就會崩潰,所以雷軍轉變想法,同意IPO也十分正常。
小米2016年壓力陡增:已經一年多未融資 18個月才發布新旗艦
雖然小米公司在多個領域布局,不過仍然被認為是一個手機硬件公司,而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脫離高速增長,變為一個低增長的市場了。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的報告,2015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4億部,同比增長10.4%,預計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5億部,同比增長5.7%,并且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將持續下滑。
簡而言之,智能手機市場將變成拼殺慘烈而利潤變薄的市場,從小米之前推出的Note和新的小米5的定價看,小米在高端市場試水并不順利,仍在固守性價比的定位,而低價手機的利潤率比較微薄,這也是小米手機在印度遭到愛立信阻擊,小米也只能傾銷低端紅米手機,無法擴張到更多的海外市場。
小米公司剛剛發布了新旗艦小米5,定價還是中低端,可是競爭對手已經在過去的一年半發布眾多手機,在各個價格區間,小米都面臨強大的競爭,尤其是經濟不好的時候,各家公司為了保證銷量必然會進行價格的短兵相接,如果小米跟進,這會進一步壓低小米的利潤率。但小米公司不拼銷量是不行的,如果銷量下降,無法維系地位,雷軍和公司管理層的壓力會更大。
小米公司在高端無法突破此前定位帶來的影響,并且也無法打破蘋果和三星在高端市場的地位;而在中低端市場,面對華為等中國廠商的圍追堵截,只能依靠低端的紅米走銷量,而2015年結束后,大家發現小米沒有完成目標,還喪失了對其他中國手機廠商的優勢,小米公司的神話地位也就失去了基礎。
既然雷軍改口了,小米進行IPO的準備工作也就在進行之中了,觀察小米路演就能看到市場對于其目前真實的估值到底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