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edxn0"></table>

        <table id="edxn0"></table>
        1. <sub id="edxn0"></sub>

            <th id="edxn0"></th>
          1. <table id="edxn0"><meter id="edxn0"></meter></table>

            1. 專業互聯網基礎服務提供商
              當前位置: 中萬首頁 > 新聞動態

              獨角獸俱樂部:十億美元級初創企業有哪些特點?

              作者:中萬網絡 文章來源:中萬網絡 更新時間:2013-11-05

              此文是 Aileen Lee 的文章,是 Cowboy Ventures 的創始人,原文發表在 TC 上。

              許多創業者,也包括資助他們的風投家,都想要建設一家 10 億美元級的公司。

              為什么投資者似乎很看重“10 億美元級退出”?歷史上,頂級的風投基金是廣種薄收,對很多公司投錢,但僅靠在少數幾家公司的取得所有權就能獲得回報。此外,傳統風投基金規模已經擴大,要求更大規模的“退出”才能獲得可接受的回報。比方說,哪怕只是返還風投基金 4 億美元的創辦資本,也需要拿到 2 家 10 億美元估值公司或 1 家 20 億美元公司 20% 的股權然后在其被收購或上市時才能變現。

              那么一家初創企業如何才能達到 10 億美元的估值?看看 Facebook、LinkedIn 及 WorkDay 等,我們可否以史為鑒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Cowboy Ventures 的團隊建立了一個 2003 年 1 月至今最近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含上市和未上市)的美國技術公司的數據集。其發現如下:

              1、 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俱樂部”有39名成員。在獲風投的消費者及企業軟件初創企業中的占比為0.07%。

              Cowboy Ventures 綜合各方數字認為最近 10 年約有 6 萬軟件公司獲風投資金。0.07% 意味著每 1538 家初創企業才有可能冒出一個獨角獸。

              2、過去10年,每年平均新誕生4頭獨角獸,其中Facebook屬于“超級獨角獸”(價值超1000億美元)。每10年大約誕生1-3頭超級獨角獸。

              1990 年代的超級獨角獸是 Google,目前市值將近 Facebook3 倍,以及價值 1600 億美元的 Amazon;1980 年代是思科;1970 年代是蘋果、Oracle 及微軟;1960 年代是英特爾。從中可以看出,每一波的技術創新都會催生了若干的超級獨角獸。(那么未來 10 年的技術創新潮又是什么呢?移動嗎?)

              除 Facebook 外其余 38 家獨角獸的平均價值為 36 億美元。

              3、面向消費者的獨角獸潛能更大,累計價值更大(即便排除Facebook也比企業型軟件初創企業大)

              盡管最近面向消費者性初創企業的投資熱似乎有些冷卻,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 20 年有 3 頭超級獨角獸都是這個類型的:Facebook、Google、Amazon。此類獨角獸的累計價值(不計 Facebook)比企業型超出 60%。在未上市的獨角獸中有 85% 也是此類的(Twitter、Pinterest、Zulily 等 )。

              4、但企業型獨角獸平均價值更高,融資相對少很多,即投資回報率更高。

              企業型獨角獸平均融資規模達 1.38 億美元,目前價值是融資規模的 26 倍。投資回報率高的 3 個典型是 Nicira、Splunk 及 Tableau,融資規模小于 5000 萬美元,但平均價值達 38 億美元。而 Workday、ServiceNow 和 FireEye 現在的價值更達到其融資額的 60 倍。

              而面向消費者型獨角獸平均融資額為 3.48 億美元,比企業型的多 2.5 倍,而價值為融資額的 11 倍。這說明面向消費者的初創企業要想在快速變大的環境下去的巨大成功需要更多的資金。而創始人及投資者需要對過去 10 年消費者互聯網公司估值過高負責(注:現在似乎已經接近泡沫邊緣了)。

              5、商業模式可歸為4類:消費者電子商務、消費者受眾、軟件即服務及企業軟件。

              1)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指的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共有 11 家);2)面向消費者受眾型的公司一般服務是免費的,靠廣告或管道貨幣化(11 家公司);3)SaaS 指用戶付費使用基于云的軟件(一般采取免費增值模式,有 7 家公司);4)企業型公司:即企業購買使用的大規模軟件(10 家公司)。

              這些公司里面只有 4 家采取移動優先的策略,不過這也不奇怪,因為 iPhone 手機 2007 年才出來。

              6、成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沖刺:平均需7年以上才會發生“套現事件”,這還不包括清單中有1/3者仍未上市。變現之路漫漫。

              這些公司里面只有 YouTube 和 Instagram 屬于異類,成立大概 2 年就被買家(Google、Facebook)以超過 10 億美元收購。此外被收購的 9 家公司平均估值為 13 億美元,這個數字也許是收購者的最佳出手時機,以免拖到后面負擔不起。

              7、20多歲缺乏經驗的創業者屬于少數異類(outlier)。30多歲受過良好教育且有履歷的創始人創業最成功。

              這些公司創始人創業時的平均年齡為 34 歲。

              是,Facebook 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創業時的年齡僅為 20 歲,但第 2 成功的 LinkedIn 的創始人平均年齡卻是 36 歲,而價值排第 3 的 Workday,創始人平均年齡達到了 56 歲。但是這些獨角獸當中 80% 者至少擁有 1 名聯合創始人此前是有過創業經驗的。而且創始人當中大多出身名校。但是有 8 家公司的創始人是中途輟學的,而前 5 家最有價值公司里面有 3 家的創始人是中途輟學的(Facebook、Twitter 及 ServiceNow)。

              受眾驅動型的公司,如 Facebook、Twitter 及 Tumblr 的創始人創業時的平均年齡最小,為 30 歲;SaaS 及電子商務類創始人的平均年齡為 35-36 歲;企業軟件創始人平均年齡為 38 歲。

              絕大多數的獨角獸都是聯合創業(35 家),平均的聯合創始人數為 3 人。而且絕大多數都有多年的合作史,90% 的聯合創始人要么是同學或者一起工作;60% 的聯合創始人之前曾一起工作;46% 的曾是同學。而且聯合創業的公司價值要比單獨創業者的公司要高。

              8、所謂的“大轉折”(Big pivot,即起初開發的產品跟最后成功的產品差異巨大)亦不在多數。

              90% 的公司都致力于最初的產品愿景。最后成功的產品跟原始產品不一樣的只有 4 家公司,都是消費者型的:Groupon、Instagram、Pinterest 及 Fab。

              9、 舊金山(而非硅谷)成為獨角獸之家

              39 家公司里面有 27 家的總部設在舊金山灣區。

              10、獨角獸俱樂部創始人的多樣性不強

              當然,這 39 家公司本身就是 0.07% 的異類。指望通過它們找出一些有成為獨角獸潛能的初創企業企業并不現實。但還是有一些地方表現出驚人的共同點的。比方說 90% 的企業型公司創始人 /CEO 擁有技術學位;公司大部分擁有 2 位以上的聯合創始人是同學或同事;大部分公司均至少有 1 位聯合創始人有過創業經驗;創始人大都在 30 歲以上。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獨角獸的成功絕非一蹴而就。盡管一般的授予期為 4 年,但最有價值的那些公司往往至少需要 8 年的時間才能“套現”,且大多數公司創始人都會呆到套現之后。在此期間獨角獸往往要大量融資。因此,這些創業團隊有能力對公司的美好愿景達成共識而不會收到經濟景氣的影響。

              現在的問題的是未來 10 年又會有哪些新的獨角獸成員呢?

              相關推薦

              開啟您的互聯網之旅立即注冊有問必答

              京ICP備0907089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46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工信部域名注冊服務批準文號:京信信管發〔2019〕95號

              Copyright?2007-2023 北京中萬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可信網站 誠信網站

                <table id="edxn0"></table>

                    <table id="edxn0"></table>
                    1. <sub id="edxn0"></sub>

                        <th id="edxn0"></th>
                      1. <table id="edxn0"><meter id="edxn0"></meter></table>

                        1. 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