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直言“看見微信,我也很緊張”的馬云終于出手了。
來往發布了一個月,但聲音并不大,10月22日,馬云的一條微信才正式掀開了來往與微信的大戰。馬云稱自己將永久關閉微信賬號,以示對來往的支持。隨后,阿里巴巴幾乎全員出動,為來往造勢。
“來往和微信,就像螞蟻拱大象,先拱拱看。”10月25日的杭州,“退休廠長”馬云看似輕描淡寫,但這背后其實是阿里巴巴正式叫板騰訊的真正開始。
近日據CSDN總編劉江在微博中爆料稱,馬云在一次溝通會上表示,將要大力進軍游戲業, 與騰訊直接競爭。但馬云并沒有透露關于進軍游戲產業的更多細節,對于該消息,阿里方面不予置評。
注資布局新浪微博、高德地圖、UC瀏覽器,阿里的外圍小規模試水戰并沒有為其移動戰略找到清晰方向,但出手通訊和游戲,一向是阿里巴巴優勢的電商基因也許才是最大的障礙。
沖擊微信殺手锏:免流量
“來往和微信這個棋,我要看馬化騰下一步怎么走,看他眉頭皺起來我很高興,競爭是一種樂趣。”馬云說。
馬云的棋子已經落下。其一,就在馬云宣布關閉微信賬號之際,馬云要求所有員工都在來往上擁有一百好友,否則不能拿到年終獎,據稱,這一內部激勵機制給來往帶來了至少500萬用戶,與此同時,馬云自己也親自出動,發動史玉柱、李連杰、文章、趙薇等名人明星都加入來往。
其二,10月29日,據知情人士稱,阿里已經與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談妥,將在近日率先推出流量免費計劃,阿里巴巴將向用戶贈送流量,用戶使用淘寶客戶端和來往聊天時,產生的所有流量費用將由阿里“買單”。
當微信已經擁有6億用戶之際,想用新工具挑戰微信,必然得動真格的。不僅來往開始奠出“免流量”這張牌,易信也已經拿出這招。
據稱,易信于10月25日已經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洽談,“頗為順利”。合作達成后,易信的免費短信、免費電話留言、免費聊天等服務將全面向三家運營商開放。這意味著,易信可直接向中國移動及聯通用戶贈送流量,而用戶使用易信聊天將不再產生任何費用。
在與運營商合作、進行流量置換時,網易與中國電信聯用的易信的確有其優勢。都是挑戰微信,來往的優勢是什么?
從阿里內部得知,來往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立項,內部測試早已經開始。由于打磨周期足夠長,從產品角度來看,來往的確是“大而全”。
來往的核心與微信相同,都是移動社交產品架構,以“智能通訊錄”為依托,但不同的是,來往增加了很多微信沒有的細節,如與Snapchat相近的“閱后即焚”,在與好友聊天時,用戶可以選擇“閱后即焚”的功能,實現對方讀取消息后自動“毀尸滅跡”的效果,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
此外,來往還有與米聊相近的“涂鴉”,在與好友聊天時,用戶可以選擇“涂鴉”,直接通過觸屏手寫來隨意畫圖,進行多樣性的溝通。還有與啪啪相近的“語音圖片”、與易信相近的“多人群聊”,而微信中大家最常用的“掃一掃”、“公眾賬號”等功能,皆被集成到了來往里面。
當張小龍不斷給微信“瘦身”之際,來往以龐大的多功能為樂。簡單易用才是根本,馬云和阿里并非不了解這個道理,阿里巴巴CEO陸兆禧早年曾在廣州創辦網絡通訊公司,做的就是通訊類產品,來往可以說讓陸兆禧再找回了當年的優勢地盤。
但來往為了挑戰微信,只好另辟路徑。已經習慣了微信的用戶,能再接受個來往嗎?
業內人士認為,從阿里推廣來往來看,內部帖子不脛而走,紅包吶喊,淘女郎坐臺,壓根就不是產品推廣的路徑,倒類似微博推廣的行為,馬云拉來的明星雖然可以提升品牌,但是,無法左右用戶習慣,而免流量的招式也相對比較“粗暴”。
就算有點簡單粗暴,但來往的挑戰已經兵臨城下。馬化騰下一步該如何出手?從更根本來看,競爭是好事。
發動來住戰爭的馬云姿態倒是挺平和,“螞蟻拱大象,先拱拱看”,這位退休廠長看得很清楚,移動IM是塊沃土,“只要做,就有機會”。
機會是有,但阿里能否做成,還要看阿里對來往的定位。
來往的真實身份
對用戶來講,來往同微信之間有競爭,不是壞事。而來往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么,才是關鍵所在。
有強大電商基因的阿里做出一款移動IM工具,令人咋舌之余,顯得有點不務“正事”,故而有認為阿里此舉是為遏制騰訊微信支付,這也不無道理。早在8月份,淘寶網發布公告稱禁止發布含有外鏈信息的二維碼圖片廣告,從9月10日起,對于淘寶賣家發布含有外鏈二維碼廣告圖片的行為,淘寶網將按照《淘寶規則》濫發信息規定進行處理。
阿里和騰訊在移動支付領域已經大打出手,相互遏制。但據時代周報記者從阿里內部獲悉,來往在肩負阿里金融或者阿里電商之外,更重要的是布局移動互聯網。
據悉,從今年年初開始,阿里提出無線互聯網的用戶概念,阿里內部要求無線團隊跳出電子商務擁抱互聯網。“以往我們做很多產品,是基于電子商務,而來往是阿里集團第一個沒有太多電子商務痕跡的互聯網應用,希望把來往做成一個簡單的,好用的,安全的,隱私的這么一個社交工具。”上述阿里內部人士說。
近期在阿里巴巴內部的一次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明確提出“無線優先”戰略,要求集團全體員工“all in”無線,產品和應用都優先考慮無線應用。
顯然,阿里是下定決心,拋開電商基因優勢大舉強攻無線互聯網,然而,一切不過是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否能讓阿里無線的夢想揚起遠行的風帆?是否真如馬廠長所言,十年前的淘寶打敗ebay正如當今來往的格局?
此外,盡管阿里自稱,來往主打無線,不以電商為主,但阿里的電商基因讓來往處處充滿了“電商”味道。如很多人自稱“原廠”、“外廠”,馬云就自稱“退休廠長”,廠家、交易的感覺時刻充斥在一款溝通工具上,這樣的體驗好嗎?
在時代周報記者體驗來往之際,不知不覺中被拉進一個名叫“海淘天地”的商家群里,群里不停地發各種商品信息,甚至各種高仿奢侈品的圖片。
事實上,這種不需要本人同意就被拉進群的行為,微信上也有,但微信畢竟沒有那么多電商、商家的味道,不喜歡進群,退出即可,有些老同學的群反而增進了人們的溝通。
盡管主打無線、移動,讓來往成為類似微信的溝通平臺,但阿里的電商本質,讓來往不可避免印上淘寶的痕跡。
阿里稱,來往是定位在熟人老朋友之間的這么一種溝通分享,而旺信(移動版的阿里旺旺)是定位在買家跟賣家在電商交易服務這個群體,兩個產品是不同的方向。但商家色彩過于濃厚的來往,久而久之也許就成了淘寶商家的聚集地,成了另一款旺信。
想和騰訊開戰,沒有通訊基因的阿里挑戰很大。
阿里巴巴到底想干什么?
對于來往的一系列動作,互聯網專家洪波認為,這是阿里對微信深入骨髓的恐懼。
當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來臨時,基于PC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正面臨著“死在沙灘上”的風險。 相對于移動端的電子商務,原先的電子商務模式便成為了傳統模式。阿里推出來往,除了是一種防守策略外,從更長遠的戰略布局來看,正是為移動端生態圈的布局打基礎。
此前阿里巴巴確實考慮過通過投資來做布局,今年以來的一系列注資投入都是阿里的小規模試水。但在移動入口上,目前阿里投資的新浪微博、高德地圖以及UC瀏覽器都不具備這個實力。
新浪微博除了給天貓和淘寶導流量之外,很難真正替阿里抗衡微信,高德地圖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投資最后當然會有財務上的業績和增長,但對阿里巴巴建立移動互聯壁壘起不到多少實質性的幫助。
但不能否認的是,馬云戰略布局很早,如華興資本創始人與CEO包凡所言:“馬云最具戰略眼光和格局”,一邊出手注資各大中型互聯網公司,一邊自己內部研發“來往”。
馬云有眼光,但可惜的是,阿里缺少這個基因。
BAT三巨頭早已經互相殺入對方陣地,移動互聯時代,搶成一團,大戰早已經開打,零星戰役不斷,但這次阿里巴巴來往的推出,意義不同。來往,直接殺向騰訊的核心地帶:即時通訊,這是騰訊的根本,當年3Q大戰爆發就是因為360沖擊了QQ。
來往,是馬云真正叫板騰訊,兩家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未來,阿里巴巴或將再進入游戲行業,沖擊騰訊真正的金礦。
移動互聯時代,機會大把,阿里巴巴野心也不小,但要想在通訊和游戲領域成功,阿里巴巴的電商基因或許是最大障礙。但換個角度來看,阿里巴巴如何能把兩者結合得更好,玩出更創新的想法,也許會變成優勢。
阿里巴巴有機會,但挑戰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