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3年的雙十一不到一周時間了,經過近半年的醞釀,如今氛圍已成,只等幾天后的狂歡。相比往年,今年的雙十一有哪些看點呢?
1 保三沖五無懸念
阿里很早就放出話來,今年雙十一的目標是“保三沖五”,即保底300億,沖刺500億。去年191億的成績,后據阿里方人士說考慮到物流與服務的承受能力,并沒有繼續沖擊業績,191億只是一個保留的業績。
在今年,阿里方面做了更充足的準備。線上除了阿里站內,搜索、門戶、視頻網站上都有雙十一的廣告;線下公交、地鐵、電視上也全是廣告;玩法方面,有無線淘寶、微博、微淘的助陣,更是新增了020的玩法,力度與渠道投入可謂空前。
商家方面,各大商家都積極備貨,多數的目標都是翻倍,至少有30個大商家今年雙十一的目標是破億。去年有3家破億的店鋪,今年將達到10家以上,同時也將出現單店破2億的店鋪。所以,“保三沖五”的目標對于天貓來說,不是難事。
2誰將問鼎新霸主
去年雙十一單店破億的有三家店鋪,國外男裝品牌杰克瓊斯以1.27億奪冠。今年誰又將成為新的銷售冠軍?服飾還是家紡?傳統品牌還是淘品牌?
從近半年來天貓各個類目店鋪的銷售業績與雙十一的準備情況來看,今年的整體座次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杰克瓊斯、駱駝、全友、羅萊、海爾、裂帛等去年排名前十的商家今年或都將破億,新的冠軍不出意外的話,也將從這批店鋪中產生。
當然業界也有不同的聲音,今天從微博上看到某業內人士的預測:今年雙十一的冠軍小米機會最大。原因是:去年的前十名商家今年備貨基本在三四億左右,銷量也頂多三四億,小米今年有3款手機各11萬臺參加雙十一,如果這些賣光將達5億以上。
小米,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絕對王者,每每新品發布,就會造成供不應求、一搶而空的局面。以至于給人的感覺是:小米的產品不管有多少,只要有供應,市場就能消化掉。以上人士的銷售預測可能也是基于這樣的邏輯來推算的。
既然參加天貓雙十一,就在此平臺上分析小米奪冠的可能。天貓的雙十一會場排序是賽馬機制,即點擊越多、優惠券送出越多、收藏和加入購物車越多的店鋪將排在前面,目前小米店鋪既不在主會場也不在分會場,且其近半年店鋪的整體銷量也不是很大。
再看天貓的手機數碼類目,去年冠軍是迪信通官方旗艦店,銷售蘋果三星諾基亞等主流品牌手機,當天的銷量不到2萬單,成交額在五千多萬。如果真如上述人士所言小米能賣5個億,那么銷售額將是去年類目冠軍的10倍,這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3 同行阻擊難成效
之前有個故事,說中國人在一個地方開加油站賺了錢,于是一群中國人都在周邊開加油站,猶太人則在周邊開旅館,超市,餐廳等。當下的電商行業很符合國人的習慣,從去年的8.15,今年的6.18,再到現在的11.11,每個電商從來都不曾孤單過。
從10月份起,以“雙十一”之名的促銷就沒有斷過,先是京東的1020促銷,后是騰訊接力從10.21-10.24,進入11月,各家電商都在努力的釋放天貓雙十一的購買力。更懂得“以已之長攻彼之短”。京東易訊的物流派來諷刺天貓的物流配送環節,公交牌上“遲到的剃須刀”“遲到的防曬霜”系列很是夸張。國美蘇寧的實體派在020上作文章,線下體驗,線上購物,同步同價作為賣點;亞馬遜、易迅網、1號店、當當網、樂蜂網等也都各顯神通,試圖在“雙十一”狂歡中,分得一杯羹,以挫阿里天貓的銳氣。
屹今為止,尚未有一家公布自己的數據,無論是流量還是銷量。因其它平臺的促銷而放棄天貓雙十一的賣家和買家比例很小,尚不能對天貓雙十一形成威脅,頂多是搭個順風車,比平時多些銷量而已。
任敵圍困萬千重,貓自巋然不動。天貓的底氣在于:平臺上有著海量的商家主動打廣告拉顧客,有的天貓大賣家投的廣告費甚至超越部分平臺商。 數億的消費者忠誠的不是天貓而是自己心儀的品牌,這些是其它平臺短期無法復制的優勢。
4 兩極分化更嚴重
之前在《電商為什么越來越難做》一文中說過,未來的淘寶天貓將是大賣家的天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渠道技術優勢不在,產品與服務優勢凸顯。雙十一則是這一趨勢最典型的例子。
天貓目前有7萬左右商家,今年參加雙十一的商家有2萬左右,占比30%,參加雙十一的審核標準主要是根據品牌與銷量。雙十一的狂歡,其實是這30%大中商家的盛筵,70%商家的噩夢。根據去年的規則,雙十一當天產品的排名是參加雙十一的絕對靠前,沒有參加的排在后面,雙十一結束后當天銷量計入排名因素。大商家可以通過雙十一當天的銷量彌補前后十天的慘淡銷量。沒有參加的商家只能先慘淡,接著慘淡。
雙十一對于淘寶集市賣家也是一種掠奪,平時搜索頁前三個位置是固定給商城的,按去年情況,雙十一在當天參加活動的產品將會占據前八個位置。事實上,即使目前,搜索每個大詞(類目詞),商城的產品都要占據第一頁的一半左右,而直通車廣告資源也大部分是由天貓大賣家占據的。
近一周中小商家的搜索流量都在減少,因為天貓把更多的流量都給了雙十一會場,等于變相的給了大賣家。去年雙十一的成績是:前100名大賣家,即1%的雙十一商家,占了天貓當天50%以上的銷量。今年雙十一,這種兩極分化的趨勢將會在數字上表現的更加明顯。
淘寶做為天貓的輸血站,在不斷培養更有影響力的大商家,來奠定天貓的行業地位,而淘寶上的商家,特別是皇冠級的商家,在近二年內應該能感受到這種變化,被收購、轉入天貓、消失將在未來成為主旋律。
歸結起來,流量成本的提升,產品與服務能力的比拼,讓小賣家幾無還手之力,兩極分化已是必然。
5"獵豹們"再搭順風車
在中國,能讓上億人同一時段積極參與的盛事,除了春運訂票,恐怕就只有天貓雙十一了。這二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卻出現了一個共同搭順風車的,那就是獵豹瀏覽器。
眾所周知,去年剛推出的獵豹瀏覽器,憑著在春運搶票中的出色表現,一舉成名。今年雙十一,又和阿里如意淘合作,推出搶貨專版瀏覽器,據說可讓搶貨成功率提高11倍,還有同款比價、降價即時提醒、打通微博等相應功能。獵豹能否再次成功上位,就要看市場的反饋了。
事實上,想借雙十一營銷的,又何止獵豹!360又出手了:在雙十一大家都準備大批購物的關鍵之時,突然說發現了當初沒能嫁給自己的搜狗瀏覽器有“重大漏洞”,建議立即更換其它瀏覽器,首選當然是360"安全"瀏覽器! 至于這個漏洞是否存在,是否剛剛發現,絕大多數非專業用戶是不明真相的,但360恰恰在雙十一之前公布此事件,營銷的成份肯定是有的。
其它的,如平安保險在雙十一前推出的限量版“脫光險”,更是赤裸裸的搭車營銷行為。
雙十一不再是一場簡單的促銷,上至中央總理,下至億萬百姓,從經濟變改到社會就業,從民生服務到社會營銷,已經影響到了方方面面. 我們沒必要去抱怨那些不和諧的棱角,因為任何事物的成長過程都是有鋒芒與缺陷的,在這個偉大變革的時代,享受它并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