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還這么年輕,真是受不了!”“難怪在百度的師兄都說:‘老板很帥,學妹速來!’”
昨天晚上7點,當45歲的百度CEO李彥宏出現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體育館的時候,臺下5000多名學生開始驚嘆他的“不老容顏”。這個時候,體育館外頭,還有至少兩三百同學,在風里等著有“站票”的機會,好進去聽這場主題為“技術讓夢想更偉大”的訪談。
這個老板,暗色調穿著,可人到中年,身材不走樣;說話都是中音,不太有抑揚頓挫的起伏,但是語句像王羲之的字,筆筆中鋒,切到要害。
他這么給大家介紹百度:“有人描述,百度很像一所大學。什么意思?同學之間是很親密,但是沒有什么利益沖突,因為對于大學來說這個事情很好理解。但是在公司里面,就鮮有這種單純的關系。而百度崇尚的文化,是‘簡單可依賴’,沒有亂七八糟的事情,上下級關系不明顯,上班不用打卡,幾點來幾點走沒有人關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只關心有沒有做出來而已。咱們很自由的空間,大家探討,站著、坐著隨便,都是做實事的氛圍,所以很像校園。”當然,百度總歸跟校園有點不一樣的吧?“啊哈,我們的辦公條件稍微好一點,食堂的飯菜稍微好一點,玻璃更加干凈一點。”
哈哈哈哈,臺下面滿堂樂。“但是總體來講,它是一個非常開放的,適合創新的地方,這一點和校園非常像。”
創新,是李彥宏昨天訪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他想跟年輕人談什么是創新,談怎么創新,為什么要創新。
珍惜30歲前的黃金創新時間
“聽說您很賞識年輕人,為什么這么喜歡年輕人?”主持人問李彥宏。
“因為我也想一直保持年輕。”李彥宏樂了,不過他說,年輕的吸引力,不光是外表,更是這個黃金階段的創造性。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的高峰,是在30歲左右,包括我自己。我覺得我想不過年輕人了。我會出一些方法論,不會出具體的方案。我更希望年輕人能夠有新的想法冒出來。
李彥宏對臺下5000多名學生中肯地說,“所以從你畢業到30歲這幾年,會是決定你生命中能否出成績的最重要的幾年。這一段時間非常寶貴,如果你好好干,把自己的能量能夠在一個很好的平臺上發揮出來,在30歲左右,你就可以做出非常偉大的事情。”
臺下有個計算機系的同學,發短信向李彥宏提問:“我很想做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但是這個過程很辛苦,又要看文獻、寫論文、做試驗,還要不斷地被打倒,再爬起來。我知道您在國外發表過很優秀的論文,做過很成功的設計,您有沒有像我一樣曾經痛苦?”
“我太有了!任何的創新都有一個憋的過程,會覺得很糾結。”李彥宏這一下激動了,讓臺下苦哈哈做了很久研究、有點掙扎的學生們,一下子充滿了希望。“原來李彥宏也彷徨過!”
是的,李彥宏用一個遞進式的“為什么”解釋給大家聽。
“為什么是這樣?如果這個東西很容易就做到的話,早就有很多人都做了。為什么是你呢?就是因為它不容易,很多人沒有想到,或者做起來很辛苦,所以別人沒有去做,而你去做了。你專注,你把它做得比別人好,在痛苦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別人不痛苦的時候發現不了的規律,這個時候你做出了一些好東西。”
百度在創業和成長的過程當中,過去的13年幾乎每年、甚至每隔幾個月,李彥宏都有一種感覺:“我真的做不下去了,如果這個檻不過去,百度就要死了。這個挑戰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我們就完蛋了。”李彥宏很鼓勵大家盡量往前看,“但是,當你邁出去之后,你會發現這個事情其實沒有想象得這么難,原因就是你有超出別人的付出,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你有了成就感。”
這么多人考公對創新無益
今年全國公務員報名剛剛開始,就有學生問李彥宏怎么看“百萬年輕人沖過獨木橋”的現象?
“這件事情我不是特別理解。”李彥宏皺眉頭說,“這讓我感覺不太好。為什么這樣說?中國未來的發展還需要靠創新,而不能靠廉價的勞動力,20、30年前勞動力確實很便宜,但是今天的勞動力已經不便宜了,未來的勞動力會更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能靠創新做出有高價值的東西來,這個國家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李彥宏給大家做一個比對:進入公務員這個體系,可創新的空間是不大的,因為你作為一名公務員,拿的是納稅人的錢,必須按照條條框框來做事,沒有太大創造發揮的空間;
而進入市場和企業界,你會有很多創新的空間,因為大家在競爭機制中謀出路,這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是這樣的。
“如果中國未來很多年,最優秀的人都去當官了,那么中國的創新能力怎么能夠和美國相比?如果我們能夠鼓勵我們這些有創新能力的人進入企業界,去做市場上所需要的東西,去冒險,去拼搏,這個國家才有希望,才能夠在世界市場上和別人平起平坐,能夠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