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也陸續加入到電商的大軍中。毋庸置疑,目前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所以傳統企業進入電商也必然會是趨勢。但是往往因為轉型難、沒有操作經驗、缺乏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與預測,所以難以和新型電商企業形成競爭優勢。
一邊是龐大的線下資源,一邊是慘淡的線上銷售和看不見底的資金投入,即使有電子商務這頂主流而光鮮的“帽子”庇護,擁有強大的產品制造和銷售能力的傳統巨頭們在電子商務市場依然顯得力不從心,折戟而歸的更不在少數。
2013 年電商金麥獎的評委就給傳統企業的電商夢澆灌了一盆冷水,放棄線下渠道一味的追求電商這根救命稻草是不可取的。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步伐切不可太過急功近利。很多人都說做電商首先要“先燒錢,后賺錢”。事實上目前確實存在一些著名的電商企業在做著“燒錢”的事,而且還燒的特別旺,傳統企業絕對不能這么做。傳統的產品品牌企業要做電商,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好網絡銷售渠道的全覆蓋。因為電商對傳統的產品品牌來說,首先是一種新型的網上銷售渠道。
無論是傳統的銷售模式還是新型的電商模式。品牌效應都是不容忽視的。由品牌為企業帶來效應,他是商業社會中企業價值的延續。近年來,雖然網購交易量巨大,但是隨之而來的退貨量也與日俱增。我們一邊享受著網購帶來的便捷和實惠,但也承受著網購帶來的一些質量問題的困擾。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踏踏實實做好品牌,對于在電商中的發展中是很重要的。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電商業務核心不應是營銷推廣,而是自身產品、品牌、供應鏈的深刻理解。在現有的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向線上模式延伸。不放棄不拋棄線下資源,充分做到線下線上兩手抓。
由此可見,傳統企業不要被電商熱鬧之下的神秘感搞暈,傳統企業的商業經驗已經非常豐富,只要堅持原有的經營之道,并快速學習網站建設和電商的經營之術,一定可以在電商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