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購物方便快捷,不法分子盯上網銀。近期全國各地頻發假冒銀行網站騙取客戶密碼、實施網銀盜竊的案件,給網民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此,警方揭露此類犯罪特點,避免網民朋友上當受騙:
一是“誘”——短信群發“善意”提醒,誘使網民上網操作。在此類案件中,犯罪團伙有針對性地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的用戶作為作案對象,選擇“密碼丟失索取”“網絡升級提示”等“善意”提醒誘惑網民。
二是“避”——境外注冊網站域名,逃避互聯網監管。犯罪嫌疑人開設假網站使用的域名均在境外網站注冊,由于目前國內有關機構對境外域名注冊行為無法實施有效管理,使得域名注冊人的信息難以獲取。
三是“騙”——高仿真網站制作,欺騙網民泄露賬戶密碼。犯罪嫌疑人均制作極為精美、與真實銀行網站相似程度極高、普通用戶難以識別的釣魚網站,在網民登錄網站后,網站頁面有相應的提示性指引,簡單操作后,網民的賬戶密碼就被釣魚網站記錄。
四是“轉”——連貫操作轉賬,迅速轉移網銀款項。在獲取網民的網銀賬戶密碼后,犯罪嫌疑人迅速登錄真實銀行網站,利用網銀的動態口令卡,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網銀轉賬操作,達到竊取的目的。
由于此類犯罪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犯罪分子具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整個作案過程不與受害人見面,全部通過網絡完成,公安機關偵案難度很大。
網信認證提醒網民朋友,在官方網站上進行正確操作交易,安全是有保證的。要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不要相信不明郵件、短信和電話發布的金融信息。各大企業網站應率先引入權威第三方機構真實身份驗證,實現網絡誠信再升級,通過網信認證(http://wx.zw.cn/)建立起假冒網站事前防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