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電商們向實體店發動的“百團大戰”大獲成功,耀眼的成績牽出了一個同樣耀眼的賭局:據悉,分屬電子商務行業和傳統商鋪領域的兩位大佬——馬云和王健林早有約定,至2020年若電商能占到中國零售市場份額的50%,王健林便輸1個億,反之則馬云輸。
之所以會有此對賭,是因為馬云一直宣稱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平抑房價。譬如在這次漂亮的戰役后他便志得意滿地表示,自己并不關心數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場力量將房價打下去:“不管是300億還是350億,一定會對商業地產的老板有震撼。當產業升級、網購起來后,不會把商業區作為重要投資,邊上的居民區成本也會降下來。”
但是,雖然手里拿著一天狂賣350億元的驕人成績單,他這番話仍然遭遇地產界人士毫不留情的奚落,地產大佬任志強調侃道:“300億也就是幾塊地錢。”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張紀文則稱馬云“忘乎所以”。
顯然,住宅價格持續走高,并不是由于商鋪開發過多的緣故,兩者的價格之間即便互有影響,更多的也是住宅影響著商鋪,前者的高企令后者水漲船高,反過來的關系就不太容易成立。可以說,即使是電子商務擠壓到了實體店鋪的生存,但商鋪的數量減少和價格下跌,不一定讓住宅的價格同樣下跌。
而且,這次“雙十一”電商們的成功,固然有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背景下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認,打折促銷也是其重要手段。物價居高不下,碰到了減價的機會,人們自然趨之若鶩。
當然,馬云也未必真是那么天真。聲稱電子商務的成功可以平抑房價,也可能只是為了讓人們更加喜歡并傾向于選擇網購而強作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