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想再寫58同城,一是自己以前已經批評過58同城;二是一位我敬佩的兄長前不久跟我說創業不容易,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別人的長處,且容忍是一種美德。但最近一個月普哥有兩次使用58同城的不愉快經歷,忍不住又站出來“批評”一下它。
58同城前幾日上市后,股價一路攀升,各路人等都開始吹捧:微博上跟“姚勁波”同學關系好的人異常多了起來,普哥平日里認識的一些人也在微信朋友圈一遍遍發著“恭喜勁波”之類話語。姚勁波同學自己的長微博《58同城上市那些事》里也大多展現的是成績和驕傲。
普哥和姚勁波不認識,可以肯定,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創業者;能把58同城這樣做臟活累活的企業帶上市,這確實令人佩服了。但一碼歸一碼,和以前一樣,普哥看衰58同城的前景。
或許不用去解釋太多,58同城5000多人,2012年營收8700萬美元,這什么概念?平均每人產生的營收只有10萬元!58同城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
58同城路演PPT闡述的投資亮點里面,最引以為豪是其地位“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市場份額38%”,但中國的分類信息市場本身就沒多大的市場空間,很容易到天花板。
第二大投資亮點是“貨幣化前景廣闊”,理由是中國有5300萬中小商戶;58同城有400萬的本地商家,但真正付費的商戶數量不到30家。要知道,這30萬家付費的商戶可是近4000名銷售人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簽約的。
至于58同城把“信用體系建立”當成投資亮點,這就有點諷刺了。普哥1個多月前通過58同城找陪駕公司,對方公司在58同城上發布虛假的低價格吸引人,陪駕過程中對方爆出的價格是58同城上的2倍。當然,這事情58確實也管不著。
10天前,普哥又測試了58同城的擔保交易。普哥用手機端篩選附近的、能接受擔保交易的二手賣家,普哥連續聯系了5家,對方無一例外都不在附近,而且都坦言不接受擔保交易。和“誠信房源”一樣,這個承擔了58同城由信息平臺轉交易平臺的產品服務也有名無實。
判斷一家公司有沒有前途,關鍵看它是否能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在這點上58同城很顯然沒達標;58同城的問題不在于其產品本身的技術性體驗,而是其為了獲得收入早已把自己的靈魂賣給了中介公司,并且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至于說競爭壁壘,58同城遠遠沒筑起護城河。甚至可以這么說,58同城是一個超級垃圾信息站,信息質量很差;而它的交易化又遲遲沒能順利推進。58同城給少量商家提供了一個行騙的場所,傷透一撥又一撥用戶的心,自己賺取少得可憐的好處費。
對于58同城,去看它的招股書或財報都太虛;把自己當成一個用戶,切實去體驗它的各項服務后,關于58同城是否有前景這個問題,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當然,58同城現在股價高漲并不真正代表它真的很強大。打個不恰當的比方,58同城就如甄嬛傳里面的妙音娘子余鶯兒,聲音有幾分特色,叫得很響,早期還能坐幾天鳳鸞春恩車;但終究實力太差,很難一直得寵下去。
普哥也希望姚勁波能如愿,在58同城百億美元市值的時候能再去紐交所敲鐘;但更需要的是58同城盡快敲響自己的警鐘,可能Q4財報一出,紐交所就不似今日這么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