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明顯下行,企業界、經濟界對經濟形勢的悲觀情緒蔓延的背景下,一批企業大佬對中國經濟形勢持樂觀的態度。
8月10日,在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副董事長梁信軍、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平、鹿鳴谷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幼才、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錦志對中國經濟表示樂觀。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先生對中國經濟形勢既不樂觀也不悲觀。
與大佬們樂觀不同,一些民營企業仍為融資難發愁,而一些民營企業家選擇抱團取暖,合伙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解決融資難題。
樂觀的大佬
郭廣昌說,自己在企業界算是對中國經濟比較樂觀的企業工作者之一。“我覺得,最近利率市場化,包括對金融互聯網討論的包容性等等,都讓我看到了新一屆政府的創新,新一屆政府對改革的這種期望和包容及推動讓我充滿信心。”
蔣錦志對中國經濟也感到比較樂觀。他表示贊同郭廣昌的觀點。
楊國平稱自己對當前經濟形勢是謹慎樂觀。“國有企業這些年的發展,占有了太多資源,應該改革,把更多資源放給社會資本。另外金融要進一步放寬。”
張幼才對中國經濟非常樂觀。他認為中國經濟的動力是消費,而中國還有很多消費領域可以挖掘。“當然,要挖掘這些領域,首先看我們國家宏觀政策是不是配套的,這是國家需要考慮的。”
梁信軍稱,從投資來說非常樂觀。因為經濟不樂觀,所以投資就很樂觀。他認為未來消費還有20%~30%的增長空間。
王均金說,“現在整個經濟形勢,總體來說不可能一下中國經濟GDP到8%以上,但是跌到7%以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的看法是中等。大家放好心態,不要急躁,經濟波動是規律。”
不僅僅是一些大佬對經濟形勢樂觀,一些研究人員也開始預測中國經濟觸底反彈。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在年會上表示,據他最新了解的數據,中國經濟有可能在三季度觸底,四季度企穩回升。他認為美日歐經濟復蘇利好中國出口,同時中國內部環境總體上在改善,這包括PMI止跌上升,社會用電量增加,貨運指標下半年好轉,主動庫存增加,中央財政收入增長轉正等等。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工業、進口數據好轉,與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相一致。他預計三季度經濟觸底回升。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媒體表示,總體看,中國經濟正在企穩,而且略有回升。
抱團取暖的民營企業
雖然一批大佬對經濟形勢感到樂觀,但民營企業遭遇融資難的仍不容樂觀。
上海米蘭城市奧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在民營企業融資很難,現在銀行實際上只是為20%的客戶服務,這20%的客戶肯定都是規模比較大,而且有良好的報表。“80%的小客戶卻不能獲得銀行的融資,比如有的企業有資產,但是沒有好的報表;有的是創新企業,根本就沒有資產,更別說有好的報表,但是它們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但銀行也拋棄它。還有一些企業在大的商場里開店,他有三個月的賬期,前兩個月賬期達到了幾百萬,但因為賬期沒到,所以它拿不到錢,不能進貨,這樣的企業也無法獲得銀行貸款。”
融資難的民營企業家選擇抱團取暖,合伙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解決融資難題。
上海群力緊固件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善龍告訴本報記者,他的企業融資都是來自和幾個商會老板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
羅欣也和浙江商會的幾個朋友投資成立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在成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已經達到1.8億元的規模。
“我們的小額貸款公司創新了一些貸款做法,比如不完全看資產,而是看未來的盈利能力。還有如果企業有好的應收賬款,雖然沒有抵押、好看的報表,就從應收賬款保底的角度給它一些資金。比如我們跟商場合作,應收賬款的保底貸款。免抵押、免擔保,這個風險是可控的,因為在小額貸款公司、商場、商戶之間簽訂了協議,商場在與商戶結貨款時候,首先把錢打到三方指定的賬號,然后還掉我們的本金利息后,將余額打給商戶。我們的月利不超過2%,他們是可以承受的,我也賺了個合理的價差。”羅欣說。
楊國平認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關鍵在于進一步放寬金融,形成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機構。
“美國有8200家商業銀行,同時又七千多家社區銀行,金融的生態環境,必須有大的中的小的,而我們國家,現在缺低層次的社區化的金融服務機構。所以造成很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得不到銀行服務。大的商業銀行的服務主要是對國有企業、大企業。所以必須培育中小微的機構。”楊國平稱。
楊國平稱,目前公司在上海有四家小額貸款公司,平均貸款利率在16%左右,總投資是10億元。“下一步我們還會發展,因為太需要了。”
對此,張幼才說,“我們都是從小企業過來的,現在小企業,不是說利率高低的問題,是在困難的時候,拿不到錢。假如國平老兄有16%到18%的資金供應給小企業,我們小企業會很感謝你。現在的問題是往往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小企業根本拿不到錢。”
梁信軍說,復星去年下半年組建了VC團隊,做創業投資。“我們VC首期就十個億,用完了再給,所以如果有好的項目,我們非常愿意投。因為過去VC基金是在收縮,在過去四五年,這一兩年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我相信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