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程序員的問答網站Stack Exchange日前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招聘編程人員時,面對可能由于緊張或對題目的理解出現偏差而一時答不上來的面試對象,面試官是不是應該給點解釋或提示、幫人家一把呢?如果要幫,又該幫到什么程度呢?一些網友的答案或許頗有啟發性:
1、“就當我是谷歌”
Scott Whitlock表示,他在做面試官時會對面試者說“就當我是谷歌吧,如果需要搜索什么東西盡管跟我說。”
他以圓柱體的體積公式舉例,指出他最看重程序員解決問題而不是背記公式的能力——如果面試對象需要用到這個公式但又想不起來,那么他很樂意告訴他。但是,他不會告訴面試對象何時需要這一公式——合格的程序員應當有自己的解決思路。
2、面試官得把問題說清楚
Jennifer S表示,有時候面試者答不上問題來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為面試官沒有把問題講清楚——很多時候面試官自己心里有個很明確的答案,但是不向面試對象把問題表述確切,又怎能指望對方與自己“心有靈犀”呢?
3、會回答問題,但會留下不良印象
HappyCat表示,當面試對象向他提出求助請求時,他會盡可能滿足,但是在對其實際能力進行最終判斷時會有所顧慮——畢竟,一個人如果來應聘高級職位還不停地求助,那實在令人難以信任。
4、恰當提問也能體現溝通能力
Vicor Engel表示,面試對象遇到不大明白的地方時,通過恰當提問而弄清楚問題,也是溝通能力的一種體現——招聘者應當重視這一點。
網絡公司面試的技術:“就當我是谷歌”
作者:中萬網絡
文章來源:中萬網絡
更新時間:2012-12-31
- 上一條資訊:舉重女將王明娟摘奧運第二金 姓名域名立即被搶
- 下一條資訊:Google大舉壓境iOS平臺 高調挑戰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