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最大手機充值商,涉嫌集資詐騙9.2億元
大陸首次由臺灣遣返經濟犯罪類犯罪嫌疑人
廈門捷通達董事長何娣及其老公葉彥榮,昨日由臺灣遣返回廈門。據悉,這是大陸首次由臺灣遣返經濟犯罪類犯罪嫌疑人,是兩岸攜手打擊犯罪的又一成功典范。
昨日21:25,一架飛機降落在廈門高崎機場。22點,葉彥榮和妻子何娣被帶出機場。
今年11月2日,曾是全國最大手機充值商的廈門捷通達“突然死亡”,代理商遍尋不到公司的董事長何娣及其老公葉彥榮之后報警。11月3日,本報及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
經審查,廈門公安經偵支隊于11月9日將此案立為“集資詐騙案”進行偵查,并上網追逃葉和何。
11月21日,警方掌握到,葉、何二人以旅游名義,從澳門潛逃至臺灣。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廳的協調下,臺灣移民部門將二人成功抓獲。
昨天,臺灣移民部門在臺北松山機場將二人移交廈門警方,由廈門警方帶回廈門。
廈門警方介紹,截至案發,兩名犯罪嫌疑人葉彥榮、何娣涉嫌集資詐騙9.212億元。
昨天遣返以后,廈門警方立即對葉彥榮、何娣二人執行刑事拘留,對案件展開進一步審理。
騙取8人9.212億元
葉和何被遣返,揭開了一個手機充值驚天騙局。
三明人葉彥榮不到30歲,為廈門市捷通達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妻何娣為董事長。
該公司于2008年6月16日注冊,注冊資金1.05億元,公司的法人代表雖為黃某,但只占1%的股份,葉彥榮、何娣占股99%。
資料顯示,廈門捷通達經營范圍為:網絡技術服務、軟件開發、網站建設、計算機系統集成、網絡工程設計安裝等等,但其靠著手機網上充值業務躍居全國同行業老大。
2009年9月以來,廈門捷通達開設捷通達網站,以此作為平臺,物色人員作為其電信充值業務的代理商。在“死亡”之前,為了上市,廈門捷通達在全國擁有1400家連鎖直營店。
截至案發,葉和何涉嫌騙取蘇某等八人分批分次投入的運作資金共計人民幣9.212億元。
10月露出違約馬腳
葉和何設計了手機充值的兩種模式:慢充和快充。不過,充值要在捷通達網站上進行,代理商必須把錢先轉到公司的網站。
葉和何承諾返還高額的利潤,慢充為1.5%。當捷通達公司收到代理商的充值款項后,會在一定時間內,將相應的本金返還到代理商的“捷通達賬戶”,利潤第二個月結算。
為了讓代理商相信“捷通達賬戶”是安全的,每個“捷通達”賬戶可以在網上隨時查詢余額,提取現金,但每天提現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起初,捷通達的代理商都拿到了返還的利潤,賬戶安全。但從今年10月16日之后,葉開始違約,不按時支付利潤。10月29日,代理商的“捷通達賬戶”的大量余額無法提現。
超過市場10倍利潤
今年6月,葉和何聯系受害人及其他客戶,說要把手機慢充轉成手機快充,通過“神州行”平臺進行操作,并提供了5天和10天的轉換操作模式。
這回,葉和何承諾,將支付高達6%左右的合作利潤。也就是說,充值100元代理商可以獲得回扣6元錢。這相當于時下其它手機充值利潤的10倍。
一些客戶投入小筆資金,葉和何按時返還本金支付利潤。
很快,葉和何以業務量增大為由,要求客戶不但不要提取現金,還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并要求客戶直接將款項轉入其個人賬戶以便操作。
當投入金額達到最大值之后,葉和何向各投資人承諾,將在2012年10月31日統一提現,但在10月31日當天,他們徹底消失了,投資人通過各種方式都無法聯系到他們。
假冒財付通的網站
代理商或客戶把錢匯給捷通達,是通過一個叫“財付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由騰訊公司創辦,類似于淘寶的“支付寶”。
匯錢程序如下:網上銀行轉賬—財付通—捷通達賬戶。代理商的捷通達賬戶里必須有錢,才能給消費者充值。
為了避免騙局敗露,葉彥榮用了一招“以假換真”。今年7月份,他親自到部分代理商和客戶電腦上,安裝所謂的“捷通達企業財付通數字證書”。當客戶點擊證書時,會彈出一個虛假的財付通網頁www.tenmpay.com,和真的財富通官網界面完全相同,網址只差一個字母(真的為www.tenpay.com)。
在假網頁上,代理商可以看到虛假的資金交易內容,誤以為他登錄的就是財付通企業頁面,更加相信發生了資金交易。
直到最近,假網站的域名被注銷無法訪問,被害人才知道那是一個冒充財付通的網站。
在此中萬網絡的工作人員提醒您,在網上交易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域名了,少一個字母都不行。現在網絡作案的技術越來越高級,望大家小心再小心,盡量選擇大的企業支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