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大環境的持續發酵下,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井噴式增長,市場規模飆升至125億元,相較2013年的102億增長23%,2015年預計可達175億元。在125億的市場中,有50億的市場規模來自于移動廣告平臺,營收占據半壁江山;除此之外,精準營銷為導向,技術優勢明顯、精細化運營專業、廣告形式多樣、系統平臺穩定、匯聚大量優質媒介等多方優勢,中萬網絡認為這些促使了移動廣告平臺成為廣告主移動營銷的最佳利器。
為廣告主支招,無底線
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中,對于實力雄厚的大品牌廣告主來說,BAT網絡聯盟、以點入廣告為代表的專業移動廣告平臺、以及流量大佬是其投放移動廣告的最佳渠道;效果型、專業型廣告主例如手游、移動新媒體更喜歡應用市場以及專業的移動廣告平臺,投放比例約為4:3;傳統互聯網客戶青睞移動廣告平臺、BAT網絡聯盟、應用市場以及特定的單一優質渠道;而對于二三四線城市的廣告主來說,細分明顯的本地移動廣告代理資源、本地移動廣告業務供應商和特定的1手資源是其首選;大多數中小廣告主主要以嘗試性的投放為主,市場價值有待持續開發。
從市場份額來看,40%的移動互聯網廣告投放來自于移動廣告平臺,對于廣告主而言,選擇移動廣告平臺就是選擇了兼具超強資源整合能力和精準營銷效果的“干爹”。在國內,專業的移動廣告平臺以騰訊廣點通、點入廣告、百度無限聯盟領軍,瓜分1/3的市場份額。
品牌廣告主的移動元年來到
早期,移動廣告主以效果類客戶為主,投放占比80%以上;2012-2014年,智能機的快速普及,品牌廣告主加速布局移動營銷,在所有廣告主中占比25%。移動廣告平臺品牌廣告主投放數量增速15%-20%,點入廣告平臺的增速達到了30%。以點入為例,科勒衛浴、東風悅達起亞等品牌客戶自2011年既已入駐。2014年,移動廣告平臺的客戶類型已經超過15類,既有游戲、互聯網類的專業客戶,也有影視娛樂、生活健康、電商金融、汽車、日化、快消類的傳統廣告主。通過國內移動廣告平臺的數據以及第三方咨詢機構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移動營銷的廣告主約有3.6萬家,2014年已達5萬家,增長39%,預計2015年增幅可達42%。2014年品牌廣告主投放預算占比移動廣告平臺全部營收的30%;2015年,品牌類廣告主數量將持續增長,預計占比全部移動廣告主數量的40%,投放預算占比全部營收的50%左右。多位業內人士預測,2015年,將是品牌廣告主的爆發元年。
有業內資深人士曾表示,自2014年開始,傳統互聯網的廣告主已經開始對預算進行了重新分配,將原本投向PC端的預算轉投到移動端,而且品牌廣告主對移動端的投入以及重視程度都在逐漸加大。有調研公司的調研報告曾顯示,73%的廣告主愿意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對移動廣告的投放。
廣告主青睞的移動廣告形式
2014年,BAT巨頭的強勢加入給整個移動互聯網廣告帶來新的競爭氣象,廣告平臺遂將深耕細作作為應對策略。除了Banner、插屏、積分墻等廣告形式外,更加多樣化的廣告形式陸續面世,包括開屏、移動視頻以及原生廣告等。目前,市場仍以效果取勝的積分墻廣告、插屏和Banner廣告為主,整體占比達到85%,視頻富媒體類快速上漲。此外,現有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移動應用廣告上,包括LBS定位、二維碼、圖像識別等,使得移動端的互動廣告形式提速迅猛,未來互動及原生類廣告會逐漸增多,更多適合移動端的獨特廣告模式將陸續出現。
廣告主青睞的投放時間和地域
廣告主的投放時間一定是根據受眾的使用習慣進行專業時間設定,借助點入廣告DSP技術平臺深度挖掘用戶數據信息,匯總整理后我們發現,用戶在上下班途中、午間休息以及睡前是智能終端設備的使用高峰期。截止2014年,大部分移動廣告平臺的業務區域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根據智能終端設備的保有量以及地域受眾的使用習慣,廣告投放主要集中在6大經濟區,包含以北京、天津為首的華北,以上海、杭州、南京為首的華東,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首的東北,以武漢、長沙為首的華中,以廣州、深圳、福州、廈門、三亞為首的華南以及以成都、重慶、西安為首的西南。但對于騰訊廣點通、點入廣告這樣的專業移動廣告平臺,既可以定向投放時間和地域,也可以做到“全面撒網、擇優錄取”,受眾互動數據量級早已達到驚人的數字。
廣告主青睞的操作系統和終端類型
目前, 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獨攬大局,共占全額的95%以上。iOS的CTR和eCPM均領先于Android,IOS操作系統應用內廣告CTR比Android高21%,iOS的eCPM比Android高出50%;在流量方面,Android領先于iOS,Android占57.6%,iOS則占30.2%。雖然Android位居流量大佬,但IOS系統的廣告更被廣告主所青睞。
從產品關注度來看,蘋果iPhone 5S是2014年度最受關注的機型,且遙遙領先于其他上榜機型。三星 GALAXY Note 3、華為排在緊隨其后。前十位受關注榜單中蘋果共有六款產品入圍,優勢顯著。客觀來看,蘋果機型目前還是廣告主首選的投放終端類型。另外,平板機型的市場價值有待深挖。
推薦廣告主使用的媒介類型和計費方式
2014年,社交類APP以21.8%的展現量繼續引領移動展現量市場份額。游戲、音樂、視頻類APP同樣保持他們的收入高潮,占移動收入的23.1%。擁有強大的展現量就是搶占廣告流量的尖端利器,目前,游戲、社交、音樂、視頻、工具及閱讀類APP是廣告主首選的投放媒體類型。以點入廣告為例,該平臺已接入超過30000款、共計20大類優質APP媒體,可為廣告主提供更為匹配、更為精準的營銷需求。
廣告主投放需求不同,采用的廣告形式不同,計費的方式也就各不相同,如按照千次展示付費的CPM,輪播廣告經常使用;按照點擊次數付費的CPC,插屏及全屏廣告經常使用;按行為計價的CPA,積分墻廣告常用,類似的計費方式還有CPE(即按互動計價)、CPS(按銷售量計費),按觀看計費的CPV方式。目前,據多家業內移動廣告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廣告主青睞的計費方式仍以CPC、CPA為主,CPC、CPA比例為3:7。行業內CPC的投放平均轉化率大體為1%-3%,CPA的投放平均轉化率為40%-50%。
2015,中國移動互聯網廣告的爆發之年。移動廣告服務商、提供商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洗牌將加劇。歸根結底,技術導向型的營銷模式建設迫在眉睫,以及如何匯聚更多優質的媒介資源并爭取更多的廣告主尤其是品牌廣告主的預算成為非常硬性的KPI。與此同時,2015,也將是品牌廣告主移動投放的元年。如何制定營銷策略、如何增加ROI?其實,選擇以技術驅動營銷為核心的移動廣告平臺是最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