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優勢在于通過多樣化的模板,解決了中小企業移動建站難的問題,IT系統搭建及運營能力太弱也是今天中小企業做互聯網最缺的能力之一。此外,如果按轉化率來計算,百度直達號也算是這幾款產品中轉化率最高的一款 。因為用戶是通過在百度搜索框@品牌名稱直接進入商家移動站的,這本身就說明了用戶具有非常強的需求。而其劣勢也不少:
一是用戶的@行為往往只發生于知名品牌,或者粉絲的強關聯搜索上。
二是商家教育客戶的引流方法。目前狀況商家只能自己和客戶溝通,教育客戶這種移動搜索方式,但是似乎也很容易說清楚。
三是,百度直達號讓商家擁有連通網站的一套會員管理系統。
再說360來電通。
其最大的優勢是數據的真正開放。因為360是基于用戶的電話號碼作為ID標識的,當用戶撥打了商家電話后,自己的電話會被自動保存到商家的后臺,商家可以方便的進行電話、短信等多種方式的營銷跟進。而無論是微信公眾號還是支付寶服務窗,在商家后臺其實都隱藏了用戶的真實ID號,而且還做了互動次數的限制。這一方面確實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但也導致了商家無法獲取用戶的真實信息,也無法跟用戶主動會話,從而降低了營銷的效果。例如,微信就設置了除非用戶主動推送信息否則商家無法發起會話的限制,即使是用戶主動發起的會話,商家48小時后也不能回復對話。
360來店通的劣勢其實跟百度直達號類似,這一產品是建立在用戶已經知道商家電話基礎上的,而對于用戶不知道電話的商家此款產品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顯然產品的延展性就出了問題。其次,商家的推送信息是基于用戶安裝了360通訊錄APP這款產品,而360通訊錄的安裝量跟百度、微信、支付寶相比實在太低,360手機助手顯示該產品的安裝量僅有2200多萬,在蘋果應用商店甚至都沒有此款產品。
謝億民認為:來電通,附著在一個360通訊錄上,搜到很大局限,假定客戶沒有安裝360通訊錄,那不就白扯嗎?
再說是支付寶服務窗。
支付寶服務窗在產品形態上是跟微信公眾號最像的一款產品。一款營銷產品最終能吸引多少企業入駐,不僅取決于平臺方對這款產品的重視程度及推廣力度,也取決于商家和用戶愿不愿意一起去推廣。對商家來說,協助推廣360來店通和百度直達號的可能性都不大,因為這兩款產品的賬號體系都太弱,用戶的接受程度也非常有限。而支付寶服務窗的優勢是從商家與用戶交易的支付環節切入,屬于核心的剛性需求,商家推廣該產品的意愿會比另外兩款產品要強。
但其不足之處在于,一是支付寶對于該產品的重視程度遠沒有其宣傳的那樣把其當做未來的重點,更多只是實驗性產品,可能其也沒有想清楚該產品的未來價值。
二是商家的推廣功能太弱,服務窗沒有推廣的入口,微信早已接入廣點通平臺幫助商家推廣微信公眾號增加粉絲,而服務窗竟然還有要粉絲達到500人以上才可以開始向支付成功的用戶發送服務窗邀請的反人類要求,而所謂的服務推薦推廣也尚未看到有商家試水,估計未進入實質階段。
三是由于尚未建立平臺、用戶、商家三方統一的商業生態體系,支付寶的用戶活躍度低于微信,支付的使用頻次遠低于社交是無可爭辯的事實,這也就導致了支付寶服務窗的打開率遠低于微信公眾號,如何提升服務窗的打開率是支付寶服務窗需要考慮的,也是商家是否愿意花時間運營該產品的重要基礎。
最后再來看微信公眾號。
背后坐擁7億用戶量,近5億月度活躍量的微信,微信公眾號用短短2年時間創造了500萬公眾號的奇跡,這也是其區別于其它產品最大的優勢。此外,微信公眾號還形成了平臺、商家、自媒體、用戶四者合一的完美商業生態閉環體系。首先平臺依托于自身龐大的用戶群接入了微信廣點通廣告平臺,為自媒體提供了流量變現的機會,而自媒體在流量變現的同時也在為平臺提供高質量的文章內容滿足了用戶的信息消費需求,商家通過在微信廣點通投放廣告支撐了微信平臺和自媒體的發展。隨著微信平臺聚合的用戶群越來越多,也吸引了更多商家愿意利用微信外的各種營銷手段去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增加粉絲,也同時吸引眾多的第三方服務商加入到平臺更建生態。
而微信公眾號為百度和360所吐槽的就是一是便捷性太弱,效率低,商家不具備自己開發公眾號后臺的能力,需要找第三方服務商來搭建,那么可能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二是認為轉化率低,不僅推送的文章打開率低,打開后轉化的比率也很低。其實這兩個吐槽并不算多大的問題,轉化率高低跟平臺沒多大關系,而更是商家運營水平高低的問題,這就好像你買了一堆很好的炊具,但你不會做飯,總不能怪賣炊具的人吧。
謝億民認為:但是微信公眾號并不是為了銷售什么,其主要目的是維護老客戶,讓老客戶帶來口碑,和朋友圈的流量。轉化率似乎并不是微信看中的,微信公眾號提升的是粘結老客戶的能力,服務老客戶的能力。
微信公眾號也有著弊端,就是打開一個商家移動網站,還是需要多次尋找,哪怕是信用卡還款的操作。
只要了解和掌握了上面的這些方法,如果讓公司獲取大量流量,從而轉化為利益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這也是一件需要堅持和時間的事,堅持不懈,終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