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是多語種域名(IDN)的一種,IDN已成為下一代互聯網域名多樣化、深層文化滲透和社交等主流發展趨勢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未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家能否在更深層次上影響互聯網發展和抓住話語權的一個重要環節。俄羅斯和美國對此均高度重視,并已做出重大舉措,例如,俄文的IDN已超百萬注冊量。多語種的國家地區頂級域和普通頂級域正紛紛登上歷史舞臺,為多語種域名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作為應用最早、注冊規模最大、應用人數最多的多語種域名,中文域名已成為影響全球中文互聯網社群、擴大中文互聯網影響的基礎性資源。除進一步擴大中文域名的注冊規模外,中文郵件地址等關鍵性中文域名應用的推廣是提升中文域名應用率和普及率的基礎保障和重要支撐。
CNNIC在世界上最早推出了中文域名的注冊服務,是世界中文域名相關技術的重要領導者,前期已推出了CNNIC主導的IETF國際技術標準RFC3743、RFC4713和RFC5336,后續又推動發布了關于多語種郵件的RFC6531、RFC6855和RFC6856等IETF核心技術標準。開展中文電子郵件地址工作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各種主流互聯網應用程序對中文電子郵件地址和中文域名標準的支持,擴大我國主導制定之互聯網國際技術標準的影響力,有利于增強我國在互聯網領域技術標準制定和應用程序開發方面的話語權。
多語種郵件是指使用國際化多語種郵箱的電子郵件。國際化多語種郵箱是指電子郵件地址中含有中文字符、日文字符等非英語字符的電子郵件地址,如“錢華林@中科院.中國”。原有的電子郵件技術協議國際技術標準不支持國際化多語種郵箱的電子郵件的發送。
CNNIC在2012年2月和郵件服務軟件提供商COREMAIL達成了關于共同推廣多語種郵箱的戰略合作協議,COREMAIL現已推出支持多語種郵箱(中文郵箱)的正式電子郵件產品。2012年6月19日,中國科學院錢華林研究員使用多語種電子郵箱地址“錢華林@中科院.中國”發出了首封跨越全球的國際化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頻道進行了宣傳報道。2013年7月,CNNIC的多語種郵件技術推廣項目獲得APEC支持。2014年10月,CNNIC成功主辦APEC多語種郵件技術部署會議。
對我國而言,開展基于中文域名的中文電子郵件地址推廣應用工作,有利于增強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話語權,有利于方便熟悉中文之用戶的上網,從而縮小數字鴻溝,使每個熟悉中文的互聯網用戶都能使用中文電子郵件地址在互聯網上進行溝通和交流,增強全球華人社區的凝聚力,進一步強化“中文-中華民族的標志”在世界互聯網溝通中的強勢地位,將為我國在互聯網戰場上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提供堅強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