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的問世,克服了互聯網世界的語言障礙,使全球不以英語為母語的廣大華人網民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上網,同英文域名一樣,中文域名相當于互聯網上的一個門牌號,對于華人來說,中文域名的應用是倍感驕傲的,被稱為互聯網上的“名族烙印”的中文域名自問世以來就受到了追捧。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文域名的搶注比起英文域名更甚,尤其是以社會熱點話題和名人的中文域名注冊備受青睞。例如,央視春晚的小品《不差錢》里,“小沈陽”和“不差錢”等中文域名早已是被人搶注了,而近日傳出更是已高價成功賣出。除了社會熱點以外,名人的中文域名也是被投資者所看重,東南早報早前報道,一自稱福建惠安的男子稱手上有大量中文域名,大牌明星域名上百個,其中包括張柏芝,蔡依林,陳慧琳等明星的中文域名。據悉這些域名有在專門的網站上叫賣,而明星的中文域名價格十萬或上百萬不等。
其實不僅僅是大牌明星,名人的中文域名被搶注的情況遠比想象中的要瘋狂,從孔子,白居易,到中國的漢皇五帝,像秦始皇,乾隆等這些中文域名也是紛紛被搶注。而筆者間隙從一域名投資者的口中得知,投資名人的中文域名其實也是看重其名人效應。如果說像孔子這些中文域名無人追究的話,那么關于魯迅的后人狀告魯迅的中文域名持有者則是很有看頭的了,而魯迅的中文域名持有者王某則稱對于官司并無畏懼,并表示已經同相關的律師事務所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