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歷經20年的迅速發展,中國互聯網在技術水平、用戶量、創新程度等各方面大幅躍升,躋身國際前列。我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網民群體——6.18億。中國雖是“網絡大國”,但離網絡強國目標仍有差距。英文域名仍稱霸“地址欄”。早在2003年,CNNIC就推出了符合國際標準的中文域名系統,中文域名在功能、應用上已與英文域完全相同,用戶可實現全球訪問。但中文域名卻不火熱,歷史習慣是重要原因之一,宣傳不夠是原因之二。中國政府和企業必須從信息安全的角度出發,確立中文域名的戰略地位,強化宣傳和引導中文域名的使用。
我國網絡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日益復雜和多元化。域名安全問題是網絡安全問題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英文域名的字母組合和符號給釣魚網站提供了作案的“溫床”。如假工商銀行網站www.lcbc.com.cn曾憑借“l”和“i”極高的相似度屢屢得手,騙取用戶錢財。某些競爭對手也擅用相似域名來分一杯“利益羹”。如某火車票代售網站搶注了“12306.com”,與官網“12306.cn”極其相似,此舉混淆視聽,分流了不少客源。中文漢字具有唯一性,使用中文域名可以規避網絡安全風險。
我國信息化程度不等,“數字鴻溝”仍是信息化面臨的現實問題。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我國區域和區域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信息化差異比較明顯,數字鴻溝已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下一步發展的瓶頸。根據普惠原則,我們應倡導互利共贏理念,鼓勵開展雙邊、 區域及國際發展合作,努力推動互聯網的普遍接入,確保人人從網絡發展機遇中獲益,共享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