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互聯網起源于美國,使得英文域名成為互聯網上的主流域名。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中文域名越來越進入人們的視野,中文域名似乎更符合國情,更符合華人的輸入習慣。
之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推出了“.中國”、“.公司”、“.網絡”等中文域名,假如此類中文域名獲得廣泛應用,對提升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話語權、保障我國信息安全等方面都具有極大地推動意義,但部分域名投資者和企業認為中文域名不好用,且不值得使用,那么中文域名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國內反對普及中文域名的聲音有很多,以知名的月光博客為代表,他們認為中文域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他們反對中文域名的理由有三點:1、輸入障礙,大多數外國人不會用拼音、五筆輸入法,所以中文域名很難國際化。2、IE6不支持直接打開中文域名,所以這意味著中文域名將無法在龐大IE6用戶群中使用。3、域名價格太高,價不符實。所以他們認為中文域名是一場騙局。
縱觀反對中文域名的這三點理由就知道,他們的反對理由經不起任何推敲,并且邏輯混亂。首先,中文域名是針對華語特點推出的適應廣大華人輸入習慣的域名,好奇怪,為什么要求外國人也會說中文呢?拿百度的域名舉例,你能要求外國人理解“baidu”的含義嗎?據我所知,每一家國際化公司進入本地市場的時候,都需要本地化去運營才會成功,所以他們都會申請一個符合本土國情的域名作為官網去打入市場,這點大家看看谷歌在各國的域名就知道了。所以,中文域名是華人使用的域名,不需要外國人也懂得輸入和含義,因為你只要能像百度那樣做到全華人都熟知你的網站,那就是非常成功非常了不起的了;如果企業要國際化,大可以像谷歌那樣,針對每個國家去申請一個單獨的域名。所以,中國人用中文域名就像中國人說漢語一樣,不存在輸入障礙,更不存在國際化的問題。
其次,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et Applications的統計,截止2014年12月,IE6的全球市場份額早已跌破1%,也就是說使用IE6的人數很少很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即使IE6不支持中文域名,但是IE7以上的瀏覽器,以及所有Chrome、360、搜狗等等主流的瀏覽器都支持中文域名,那就不存在無法使用中文域名的情況。
最后,中文域名的價格略高于普通的英文域名,這是事實,一般中文域名的價格是英文域名的兩到三倍。這是因為中文域名包括簡體和繁體合一,成本要比英文域名高很多,比如購買了“書.公司”這個域名,就同時獲得了:書.公司和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