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bike、.guru、.clothing、.holdings、.plumbing、.singles和.ventures等頂級域名上線、開放注冊。新頂級域名注冊時代正式到來。那么,新的通用頂級域名后綴上線,.com是要過時走向滅亡了嗎?
在域名注冊行業里,好的.com域名每個可以買到幾十萬美元。那時每周.com域名注冊可以入賬幾百萬美元,有些域名在域名販子手中,也有的在域名企業手中,也有少數人以前偶然注冊到的。
在2014年,將有超過1000個新的頂級域名啟用,以往只用.com、.net、.org做頂級域名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創業企業開始用.co、.me、.io和其他非.com域名創業,獲得了成功。HelloBrit.com改成了Brit.co,BarkBox.com改成了Bark.co,.io域名也因為TechCrunchDisrupt大會的火爆而備受關注。
然而,.com依舊是人們的首選。應用程序創業達到了最高峰,開發者都想讓自己的應用程序能沖到榜單上去。與此同時,直接輸入網址的上網方式漸漸失去主流地位。
新的頂級域名越來越多,然而問題也層出不窮。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對新頂級域名的審查越來越嚴格,過程越來越曲折。人們知道市面上有很多很多頂級域名,但是究竟有多少,它們從哪兒來的,域名商是怎么購買的,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域名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一方面是個性域名受到大眾的歡迎,另一方面.com域名的擁護者們開始感受到失去域名屆核心地位的壓力。
有人說.com域名要滅亡了,也有人說.com將永存,兩種說法都對。
首先,我們得知道.com域名在2013年的銷量非常好,在2014年初也呈現強勢開局。有些好的.com域名售價非常高,所以可以肯定.com域名還有很多價值。這是為什么我認為.com還將活下去的原因,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com域名正在消亡。
但是域名市場依舊火熱,很多創業企業不愿意放棄.com域名,投資者也不愿意放棄這一頂級域名。Google的Chrome瀏覽器改變了人們上網的方式,人們在地址欄里輸入單詞時會自動填充.com后綴。
.com并沒有滅亡。實際上,.com英文域名仍將被企業在互聯網上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