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萬網絡(www.kuangchan99.com)5月19日訊,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域名是企業和互聯網之間最直觀的紐帶,也是企業在互聯網上的“金字招牌”,其蘊含的內在品牌價值已經被視為網絡經濟時代的重要無形資產。近年來,隨著域名市場交易的逐漸火爆,域名搶注風潮也不斷升級,“網絡商標域名”的保衛戰從此硝煙四起。在網上搜索商標侵權,某地銷毀侵權商標標識1200余件,某品牌涉商標侵權100萬......各種驚人數據讓人咂舌。看到這些數據你對商標還敢掉以輕心么?最近一段時間,廣為人知的商標侵權莫過于王老吉與加多寶的持久戰,王老吉訴加多寶侵權賠償額增至29億,更是讓大家繃緊了商標這一根弦。
不僅是傳統域名,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每一種新的頂級域名的推出都可能使搶注行為愈演愈烈。中萬網絡專家認為,域名搶注好比互聯網上的“另類”生意,其實它與現實當中的商標侵權一樣。關注多起搶注事件不難發現,除了對熱門事件的關聯詞經常會被搶注外,與企業名稱相同、相近的詞也難逃被搶注的命運。無疑會帶給許多企業或大或小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讓企業主們頭疼不已。搶注域名的實質是在網絡上搶用他人的商標、商號或其他標識來進行域名注冊。調查顯示,中、英文域名都具有唯一、稀缺、通用和便捷的特性,不僅便于記憶,增加潛在客戶的瀏覽。
截止目前,域名“惡意搶注”行為仍然屢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方面,是由于利益的驅使,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企業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個已到工商局注冊的機構,但這些機構一共才建立了100多萬個網站,加上網頁也不超過1000萬個,也就是說有3/4的機構未申請域名。
由此可見,要防止惡意搶注行為,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提高企業自我保護意識開始。雖然目前的域名的注冊費用很低,但一旦被惡意搶注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贖回。對于創辦初期的企業來說,要盡早制定完善的域名保護戰略,對和企業品牌、產品相關的商標域名進行注冊,盡可能全面有效地保護企業品牌,避免以后遭遇侵權;其次,一旦企業發現自己的域名已經被搶注,則應巧妙與域名持有人進行溝通,爭取以較小的代價取回域名。
當然也可能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不過,互聯網是一個發展很快的行業,在網絡知識產權和域名品牌保護方面,總是會出現新形勢、新問題,這就需要我國的法規隨之逐漸完善。鑒于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出臺的滯后性,商標域名品牌應以預先保護為主,法律手段為輔。針對如何避免企業在域名權益上的被動,最好的辦法就是樹立企業的域名品牌意識,加強企業的商標域名知識產權保護,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侵權行為給企業品牌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