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開發一項多語言域名技術,在1999年12月在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開始推廣使用,包括了中文簡繁體,韓國,日本等55種語言。
2000年,美國、澳洲、歐洲等國家或地區一些企業紛紛推出了中文域名的預注冊服務,200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冊公司美國NSI公司宣布,開始面向世界范圍推出后綴為.com、.org、.net的中文域名注冊服務。
CNNIC立即意識到這個問題,于2000年1月,開始試運行CNNIC中文域名系統,2000年11月7日,CNNIC中文域名系統開始正式注冊。然而,由于中文域名應用當時仍然存在技術問題,應用環境也不好,很多主流瀏覽器對其應用都不支持,再加上后來搜索引擎的崛起,中文域名并沒有被廣泛接受。十幾年中,CNNIC一直在對中文域名的應用進行改進,最終在多方的努力下,純中文域名在全球互聯網及域名系統中使用的技術障礙得到破除,“.中國”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的技術難題或國際標準問題逐一化解。
同時,中文域名的應用環境也大為改善。目前,Chrome、Firefox、Netscape、Safari、Opera以及微軟IE7以上版本的瀏覽器均已支持中文域名,可在地址欄輸入“.公司”和“.網絡”的中文域名直接上網。此外,主流手機web瀏覽器中的opera/opera mini瀏覽器、safari(蘋果產品瀏覽器)、Iemobil7瀏覽器、midori(Ubuntu系統)瀏覽器也對中文域名支持完善。“.公司”和“.網絡”域名于2014年1月正式入根以來,全球網民可以在世界任何國家、地點實現無障礙訪問。中文域名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歷史性時刻。想了解更多中文域名資訊請關注中萬網絡(www.kuangchan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