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域名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無形資產,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無論是當年谷歌為大力拓展中國市場而購買了g.cn,到六間房以6.cn替換原有的6rooms.com進行業務拓展,再到聯通為推出3G服務而購買的wo.com.cn,眾多企業對域名的重視行為無不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近日剛剛結束的中國首屆域名大會上,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與會專家高度的認同。不論是在企業經營層面,還是在司法領域,域名作為一項無形資產已經成為企業無形資產積累和保護的重要方面。
無形資產比廠房更重要
企業要實現預期經營目標,離不開資金、土地、設備等有形資產,也離不開沒有實物形態的特殊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商譽及品牌等無形資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在互聯網上的投資所形成的積累,如域名等,成為了對于企業的營收至關重要的生產要素,而在某些領域,這些無形資產的實際作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設備和廠房更重要。
在首屆域名大會上,網絡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專家姜旭平呼吁企業重視網絡資產的建設,加大網絡營銷投入,特別是中小企業更應該注意對網絡營銷資產的積累。而一些企業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明確看法。中國萬網CEO張向東指出,域名作為一項“互聯網資產”已形成對企業營收至關重要的生產要素。
域名作為資產已進入司法實踐
眾所周知,域名是互聯網世界的門牌號碼,是企業站點的標識,是瀏覽者訪問的路徑。對于企業或機構而言,在互聯網絡上擁有自己的域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企業或機構等于注冊了一個規范性的網絡標識,形成了與企業商標和名稱相呼應的互聯網品牌,有效地保護了企業的公眾形象和無形資產;另一方面,域名是企業或機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設立的一個窗口,宣傳自身的形象和產品,有助于企業開拓市場。
實際上,不僅在企業經營的層面,而且在司法領域,域名作為一項財產或資產也被普遍認知。最高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羅東川就表示,在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已經把域名作為一項財產對待,注冊域名屬于有效財產,應當受到保護。
無形資產蘊含巨大經濟潛力
在本屆域名大會上發布的我國首份《中國域名產業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域名相關產業規模逾42億元人民幣,從業人數逾10萬人。而與此同時,在許多國家,域名作為一種資產能做抵押貸款的事也并不鮮見。例如早在2000年,韓國工業銀行就已經開展域名抵押貸款業務。通過域名抵押,域名持有人最多可得到一千萬韓元的貸款。美國國家法院也早在1999年就規定域名為財產。
專家表示,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的經營活動必將越來越依賴于沒有實物形態,能為企業帶來巨額經濟效益的無形資產。而域名作為一種獨特的無形資產,在企業發展中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英文域名的資訊,請繼續關注中萬網絡。